韩三之作品“天洞”之争

为了推动家乡旅游的发展,陕北艺术家韩三之计划在志丹县境内洛河峡谷地貌上开凿作品《天洞》。然而,作品在永宁山景区附近的山体上试点时却遭到了很多当地艺术爱好者的反对。(见9月6日华商报A11版《山体被凿成蝌蚪状 是艺术还是破坏?》)“天洞”究竟是破坏地貌的错误之举还是推动发展的正确行动?继“精子山”风波之后,近日,关于韩三之作品《天洞》的研讨会在志丹、北京分别召开。

韩三之作品“天洞”之争



  韩三之表示,创作“天洞”的想法,源自于2012年去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时突发的灵感。“那是4月份,刚准备下车,突然看到对面远山上有一片黑洞。瞬间,一个念头冲进脑海,这多么像我水墨绘画中经常出现的那些舞蹈的‘墨’。”韩三之回忆称,下车后都没顾得上吃饭,就在机票上画起了心目中舞蹈的“黑洞”。他说,之所以选择在志丹县的洛河峡谷完成该作品,是因为自己从小在洛河峡谷长大,对这里有很深厚的感情,也希望通过艺术手段丰富志丹县的旅游元素,推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关于大家在两次研讨会上提出的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反对意见,我是持十分欢迎的态度。”韩三之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接受大家不同的意见,继而更好地完成创作。

  当地人士:艺术还是应该接地气

  “天洞”在志丹县永宁山景区附近试点时,就遭到许多延安当地人士的强烈反对。在11日北京978艺术区的研讨会上,延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宿平说:“永宁山按文物古迹正名叫永宁山寨,就是永宁山那个独立的山体。”宿平表示,韩三之的作品在不在文物保护范围之内、有没有影响和破坏山体,应该交给相关部门去鉴定。“我们要以包容心态去看作品,韩三之的艺术作品本来就是一个包容的艺术,只有在包容精神下诞生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志丹县美术教师王芳芳是最先开始反对韩三之开凿山体的延安本土人士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志丹人,我认为每个人的艺术观点都是不同的。韩三之做的这件事我不说反对,也不说支持。”王芳芳认为,永宁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是陕北少有的美景,它的红沙岩也是陕北比较特殊的地方。“我们对待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个人的想法再高,它也是和自然、生活以及后代息息相关的,所以说我们必须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开凿之后对于山体是永久性的破坏,靠自然的风化是很难恢复的。”王芳芳说。

  在9月12日志丹县开展的研讨会上,志丹书画家刘炳聪称:“对于韩三之的作品,我不做表态。”刘炳聪认为,韩三之之前的作品都对他人或公共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而目前凿洞的地方是在永宁山脉上的,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地貌。“我个人的想法是,艺术要接地气,要让大多数人喜闻乐见,应让老百姓起码能看懂。”

  此外,志丹县政协副主席李俊海表示,洛河峡谷有其原始意义,应该保持其原貌。“与其说我们是在装饰大自然,不如说是在破坏大自然,我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自然。”李俊海表示,将抽象的艺术放在永宁山是不合适的,有点喧宾夺主。

  专家:从哲学角度来讲不存在破坏一说

  9月6日,在志丹县开展的关于“天洞”的研讨会上,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樊超然说:“从韩三之的作品中看到,这是一个将行为艺术、中国原始岩画以及个人抽象思维和空间立体相结合的一种在实体山岩上的新的创作,从艺术角度来说还是不错的,从他的作品解读看,还需要深层次地研究作品内涵,也可以从更深层次解读‘洞’的意义。”

  “艺术就是一种灵魂的觉醒。”西安美院副院长、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四军在研讨会上表示,韩三之的作品,从哲学的角度和人文启迪的角度来讲,并不存在破坏一说。

  10月11日,在北京978艺术区的研讨会现场,著名批评家贾方舟也提出自己的意见:“韩三之虽不能异想天开,但他做到了‘地’开,这种艺术在西方属于大地艺术、地景艺术。”贾方舟称,古代的洞窟是在开凿宗教圣地,涉及千千万万人的信仰,而现在韩三之做的,是在大地上开凿非常单纯、纯粹的抽象符号。“这些符号不代表任何意义,他的洞窟就是一个三角形,一个圆洞,一个方形,非常纯粹的,一种抽象的意念。”贾方舟这样说。

  关于韩三之作品的艺术价值,各个领域的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中国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余新晓也从生态方面对作品做出了评价。“我是做生态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认为韩三之做了一个探索和开创,使我们的生态学研究有一个更大的空间,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为人类发展服务。”余新晓认为,至于有人提出在山体上开发会带来地质变化,没有必要担忧。历史形成的红色沙岩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不会因为一个洞体的开发就遭到破坏。“作为一个生态工作者,我认为它对自然的破坏不存在。它只是一个小规模、小面积、突出艺术特色开挖的一个岩体,从安全角度来说没有问题。”余新晓说。

  “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文化产业工作者,我觉得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韩三之在山上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践行和尝试。”西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所所长谢伟表示,要结合当前形式和当地文化等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新的艺术及形式要接受人民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县的文化产业建设中来,让这些文化项目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继而成为志丹县的新的名片。

  网友:文化艺术应该多样化

  近日,对于韩三之的作品《天洞》争议也延伸到了网络上。

  网友“杨文胜”:我理解的大地艺术,首先是一种区别于摄取的加法的工作,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如罗伯特·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著名景观艺术家克里斯托的“被环绕的岛屿”。回望故土,发生于陕北地区这场短平快的文化运动,无疑怀有对公共资源的偏失和自然敬畏的游离。“唐突、草率,当这些人工洞穴丧失实用,丧失宗教、历史的功效之后,留下的仅有唯美主义者对自然的盘剥,与速食时代的功利。”艺术制作留给自然的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还是永恒的文明财富,有待学家探讨,但对山体改造之批判,不仅是学理自由的争辩,更是自然之子的本我素心。网友“班同学要做一棵梧桐树”:这不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吗?艺术家成就了风景,风景也成就了艺术家。莫高窟、泰山、赤壁等不都是这样吗?如果人人都赞同就不会有文化的多样性,如果人人都能爱,那就不叫艺术了。

  目前,在永宁山附近的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在志丹、北京分别进行的两次研讨会仍然还没有一个定论。

标签:天洞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