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 头条、百家、一点、大鱼等平台的收入

分析在_头条、百家、一点、大鱼等平台的收入 

无论如何,现在的自媒体环境,比我刚开始(2005年前后)从业的时候好了很多!

长期以来,经常有各种朋友问我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收入情况。

我一般本着“财不外露”的原则(实际上也没多少财可以外露),对这种敏感话题往往避而不谈,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而且一般情况下,文人的收入就像女人的年龄一样,属于隐私话题,建议提问者最好也能避免。

这几天众所周知的自媒体整改浪潮来临,《法制晚报》的记者又就此话题采访我,面对这种严肃法制类媒体,模棱两可藏着掖着也不适合,索性“主动交代”、“全盘拖出”,以绝众口猜疑。

当然要特别说明,我在各大新媒体的收入情况,仅仅代表我个人,不代表该平台分配给自媒体人的平均值。同时,也不能通过我在各大平台的收入情况,来反证各大平台的影响力以及流量排名。

收入最多的平台:一点资讯

我刚刚查看了后台,在我所有的发文平台中,一点资讯是收入最多的一家。截止2018年11月19日,我在一点资讯的收入为65492.19元。这个数据是最近2年的收入,平均算下来每年3万多块钱,组成部分包括“广告收益”,“运营鼓励金” ,“奖金”,“赞赏”,“邀约收益” 等等。

分析在_头条、百家、一点、大鱼等平台的收入

  由于今日头条的强大存在,一点资讯等平台的存在感很低,但其实这是一家被低估的平台,我曾经多次撰文分析一点资讯(PS:当然,也不是因为它给我钱多,我就说它好)。事实上,一点资讯不论技术还是产品层面,都一直在引领行业趋势。

一点资讯全球首创的“兴趣引擎”是其核心技术体系,该技术共有30多篇国际专利,基于“兴趣引擎”其已拥有了300多万个个性化频道。从这点来说,得益于其核心技术团队的丰富经验,一点资讯在“搜索、推荐”以及算法上的深厚积淀和技术特性不是模仿能够简单复制的。

去年一点资讯获得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引发行业关注。一点资讯拿的这个证算业内首家,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后起之秀UC大鱼:收入20588.95元

大鱼号的前身是UC订阅号,2016年才上线,我比较早的做了开通。此前一直没有任何收益,直到升级为大鱼号,阿里宣布投入20亿现金,推出大鱼计划,扶持作者。这个“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

阿里的执行力(或者资金实力)不得不让人叹服,计划推出后一大批自媒体人获得了万元奖励,2017年自媒体人在朋友圈晒大鱼号的奖金,一时成为风潮。我也享受到了这波红利,拿到2万元的奖金,后续算上分润等计划,截止到今天累计奖金数额为20588.95元。

不过可能是因为阿里的战略调整,大鱼号2018年以来,至少包括我在内的多位科技自媒体,纷纷表示很少再能拿到大鱼号的万元奖金了。也就是说我的这20588.95元收入,有2万是去年的,今年总共收入才几百元。

百度百家到百家号的糊涂账:大概2--3万收入

我通过百度的平台赚到了多少钱,这恐怕永远是一笔糊涂账了。最早的时候,我是一名网站站长,当时就通过百度联盟赚钱,后来百度开通了百度百家,也用百度联盟的体系来统计收入。再后来又出现百家号、熊掌号以及百度网盘的内容体系等等一堆内容平台,彻底晕乎:百度到底有几个内容创作平台?几个统计平台?收益分别怎么计算?

相比大鱼号和一点资讯的总收入统计,百度这边不管是现在的百家号后台,还是之前的百度联盟后台,我反正是没有找到总的数据功能在哪。翻了几页后懒得累计相加,就预估个数据,大概是2--3万收入。在这其中,百度百家时期的收入,远比当下百家号的要多很多。

分析在_头条、百家、一点、大鱼等平台的收入

  2018年初,百家号召开发布会,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写作平台“创作大脑”、扶持短视频创作者的举措“百万年薪计划”。在这其中我认为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不及格的,比如错别字提醒功能,就很不好用,经常把正确的词汇当做错字来标红。

如日中天的今日头条,收入破千刚够网费和电费

毋庸置疑,今日头条是国内发展最迅猛、估值最高的原创内容创作平台之一,很多科技自媒体都给予了今日头条非常重高的评价。甚至我经常会接到公关公司的合作需求“丁老师,有篇稿子,预算3000,能发到你的头条号上吗”?这样的待遇其他平台是没有的,由此可见今日头条的影响力。

不过尴尬的是,今日头条在我这边,影响力和收入是完全不成正比的。截止目前我在今日头条累计收入刚刚突破1000元(这还是因为最近得了两次青云奖,每次各奖励300元,多了这600元才破千),达到1174元。

分析在_头条、百家、一点、大鱼等平台的收入

  截止今天我在今日头条累计发文940篇(每一篇都是原创,平均每篇2000--3000字),收入却只有千元,算下来我在今日头条每篇稿子只赚1元钱多一点,可能刚刚够电费和网费的开支。

前不久,今日头条工作人员把我拉进一个“重要作者沟通群”的微信群,成为“重要作者”后,这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微信、雪球、艾瑞、网易、快报、搜狐等:没有或几乎没有

作为中国最有钱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的天天快报其实拿出了很多真金白银扶持作者。我没能力享受到天天快报的红利,截止目前累计收入只有833.45,最近一段时间每天的收入更是只有0.01元。我不知道这0.01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但我明白这其实就是“谢谢惠顾”的意思。

微博也有自媒体,但收入也很鸡肋,目前我在微博自媒体的收入约为200多元。

我在雪球财经的收入为28.81元,同样的惨不忍睹,但我在雪球的阅读量早就达到了几百万。别小看雪球的几百万,因为目标人群比较高端,雪球的单个阅读是非常有价值的。

艾瑞、网易、搜狐、派代、博客中国、新浪博客等等,暂时没有收益。

至于微信公众号,目前这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平台,没有之一。微信这边不开赞赏平台是不会给钱的,而我不想通过赞赏赚钱(相反,我的文章在微信首发后,我会拿红包进行推广),就一直没有开启,所以这两年通过微信公号的收益,几乎为0。

杂志、报纸、广播、音频等收益:可以忽略不计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主要影响力或者我的主要受众,不是来自于我的个人发布的系列平台,而是杂志、报纸、网媒、广播、音频、电视台等外部平台,这些平台会转载或者引用我的文章、观点。

在这些平台中,费用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前不久,我朋友圈晒过一家知名的广播频道给我的“工资”,我做一期节目收入为100元(而我5年前在这家广播,做一期节目收入为1000元)。还有几家良心杂志,转了文章后,每篇会给一两百元的稿费。

总之,如果有媒体(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媒体,也不管出于商业还是公益目的)未经许可但是注明出处的转了我的文章,我不但不会追究法律责任,反而暗暗庆幸:我的文章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要不然我每天拿红包推广文章,为啥?

写在最后:当然以上都是狭义的“平台收入”,我们如果把“平台”的概念进行扩大,把通过微播易和新榜、微岚星空甚至线下参会红包等都算做“平台收入”的话,这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