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利者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动了不少手脚,因此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可以说,“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玄武门之变’”。某虽不才,闲时乱翻史书,渐渐的,心中便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一、李建成其人

李建成如今一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就是一酒色之徒,真是可怜!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比他可好色多了,而且还从不注意影响,于是“纳谏”之外留下“唐宗好色”的“美誉”。李建成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这已是史学界公认的了。但是他比不上李世民,我也这么认为,李渊他都比不上的。不过治国理政的才能倒很难说,因为贞观之治的制度基础就是武德年间打下的,只是当时李建成在老爹身边究竟做出了些什么贡献也不得而知。而在军事谋略和政治谋略上,李建成恐怕就远不如李世民了。这一来嘛,是因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实在太强了,整个历史上都没几个能跟他比肩的,所以很难想象与之同时代的除了李靖竟还有一个李建成堪与其相比。二来李建成本身在军事上也没有多大建树,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每逢战事就主动请缨,李建成就懒得跟他争了;另一方面则他提出过一个馊主意:迁都避突厥。李渊当时头脑发热竟也一时同意了。要真这么做,关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突厥兵来搜掠,幸亏李世民又积极劝谏了回去。而政治上的谋略不怎么样,则是因为李建成跟李世民斗,主意几乎都是李元吉出的。而且李世民去收买李建成的部下,都是那种官职较低却又掌握关键性权力的人,所以“一枪一个准”,比如在玄武门看门的常何;而李建成却去收买李世民的心腹爱将,结果当然一个没捞着——简直太小看他弟弟得人的才能了。

但是,李建成有一点很好,跟与他的出身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无赖皇帝刘邦有点像,就是“好谋能听”。有三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李渊在隋大业十三年起兵望关中进发的途中,遇上大雨,粮草难继,前方镇守霍邑的宋老生是一员猛将,后方又传来刘武周将要联合突厥袭占太原根据地的消息。这时李渊想要退兵回太原再作打算,很多将领都表示赞同,关键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慷慨陈辞,仍是说不动李渊,却把李建成说服了,表示赞同。只是接下来李建成的表现就远不如李世民,李世民性格主动积极,当晚便跑到李渊帐外去哭诉,终于使李渊回心转意。当然这件事有不少人认为李世民是吹牛的,不过我倒觉得,这件事也很符合李世民的性格,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就宁可相信了!

而第二件事,则是李渊初得关中,由于洛阳有内应,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攻打洛阳,很快便陷入了僵局。李世民再次分析形势,认为“关中未定,虽得东都亦不能固守”,不如回去算了。当时的关中割据势力还有西秦霸王薛举父子,而洛阳的守将王世充又是群雄中军事能力最出色的,洛阳附近则还有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军在等着坐收渔利,所以这个建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李建成作为主帅,听了点点头,认为弟弟说得有道理,立马撤军了,路上又听李世民的设下埋伏,让前来追击的王世充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三件事,是李建成去平定刘黑闼的二次起义时,听从了窦建德的降臣魏征等人的建议,采取剿抚并行的战略方针,终于彻底平定了河北,并由此在河北获得了极高的威望。这一手,比先前纯粹的残酷镇压要强多了!

除此之外,李建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很能得人心。当李渊带着李世民在太原为起兵作准备时,李建成就带着李元吉和李智云在河东结交豪杰,为起兵拉人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有不少部将在见到李建成的人头后仍肯为之“死难”,而河北更是立刻大乱。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李建成有“人杰之表”,能得“士民之心”。这当中,很可能还因为他的性格“仁厚”(拥有这种性格的人,通常不会傲慢辱人,反而多数能够折节下士),这又可以从两件事中看出。

第一件事,就是有回李世民去齐王府,李元吉执意要趁机除掉李世民,却遭到李建成的极力劝阻,气得李元吉大叫:“我这么做是为了谁呀?还不都是为了你!”

当然这件事有一大缺陷,就是李建成这时候不杀李世民也不一定就是因为不忍心,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计划好就仓促下手,父亲李渊震怒之下,很可能会废掉他和元吉,更立他子(反正李渊做了皇帝之后儿子越生越多,其中也不乏出色的)。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击退其部将之后,就立即按计划带兵进入皇宫,胁迫李渊交出实际政权,这才保得大位不失。

而第二件事是一个旁证,就是玄武门之变过后,李世民抓住李建成的部下魏征,厚颜无耻地骂道:“你丫的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感情?”魏征冷冷答道:“倘若太子爷当初肯听我的,你还能有今天?!”李世民听了一愣,心想:这家伙说得也有道理啊!看他也是一人才,河北还得靠他去安抚,留下自己用得了!这件事可以从侧面证明,李建成为人比较厚道的传言应是真的,魏征显然给他出了不少狠主意,虽然不一定就是致李世民于死地的,但肯定也不会让李世民好过到哪儿去!但是李建成并未采纳。而这也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建成其实从未想过要对李世民下杀手!

不过李建成的仁厚程度当然也很有限的。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为了逃难,只带上十六岁的元吉,扔下了十四岁的智云,结果智云被杀了。这当中具体发生过些什么事,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时间确实太紧迫来不及回邸招呼智云了之类,我们今天当然是不知道了。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有可能是因为智云跟他不是一个妈生的。

而综上所述,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建成虽然谋略平庸,但是性格仁厚,好谋能听,能礼贤下士。这些优点,已足以让他成为一位出色的皇帝了!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二、李元吉其人

李建成不是庸才早已被承认了,可是李元吉,很多人还是认为他是个不成器的。其实我认为,李元吉虽然比不上李世民和李建成,但起码也是一个将才,因为他勇武过人,曾经上演“三英战元吉”。他相貌不好,曾被敌将戏谑为“胡儿”;性格也不好,顽劣暴躁。李渊在关中经营事业,他却在山西胡闹,搞得太原根据地都丢了,狼狈逃到长安。李渊虽然极力维护下他,但相信私底下肯定也没少挨骂,所以后来懂事多了。当二哥李世民在虎牢关激战窦建德时,他便老老实实地和屈突通“坐克”王世充。而暴躁,则可见于他挑战尉迟敬德那次,输了就恼得动真格的,人家让了又让他却还是不依不饶,结果还是输了!

但李元吉的性格不好,应该说也不全是他的错。他生下来就因为相貌问题爹不疼娘不爱(人家说“儿不嫌母丑”,这里母却嫌儿丑)。这小孩子若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就会故意淘气以求引起父母注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顽劣的性格;加上又是一贵公子,在父母那儿憋的火难免就要往下人身上发泄,长期下来,暴躁的性格也就养成了。他在这方面跟李世民正好相反,李世民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尤其他娘喜欢得不得了,写字都亲自一笔一划地教(难怪长大后书法那么好),小元吉看见了不妒忌才怪。所以很可能这哥俩儿打小感情就不咋样。而李建成作为大哥,年长元吉十四岁,性格又较仁厚。父母带着世民在外做官,他负责打理家里,肯定平时就比较照顾这个最可怜的四弟(平阳公主等女的不排行),所以元吉长大后极力帮大哥争位就不奇怪了。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先被射死,李世民去追元吉,结果被树枝挂下马来,元吉没有趁机逃跑,而是跑去杀李世民,谁知尉迟恭迅速追上,杀死了元吉。元吉为什么不逃?显然是想和李世民拼了,替李建成报仇!虽然这实在是意气用事了,若他能逃出去,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兵马就不会散掉大半!天下就是他李元吉的了!而有的人想法复杂,认为李元吉帮助李建成是为了先搞定李世民再来对付李建成,听了只觉头晕。

三、李渊的态度

李渊作为父亲,对于长子跟次子争位是个什么态度呢?李世民写的史书上当然都是说父亲一直想立自己只是自己高风亮节才没答应。但史实显然不是这样。武德七年杨文干叛乱那次,李渊盛怒之下许诺李世民只要平定叛乱就立他做太子我还相信,其他的就不可信了。

杨文干叛乱的那次,李建成可说是倒霉到了极点,派人送盔甲给杨文干,大概也就是想和老朋友增进些关系。谁知送盔甲的那两小子被李世民的人吓唬加撺掇,去李渊那儿告他图谋不轨!李渊惊怒之下,召李建成去见他。李建成倒磊磊落落地去了。李渊见了,先舒了口气,派人去杨文干那儿再调查调查。不料杨文干突然就真的叛乱了!当时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已逐渐显山露水,李渊也清楚,但一时气昏了头,竟相信了李世民等人在一旁的煽惑。李建成百口莫辩,气得要自杀,李渊把他关去蹲班房,然后又对李世民说:你去平叛,成功了就让你做太子!李世民欢天喜地地去点兵,刚到宁州,杨文干已被部下杀死的消息就传到京城了。原来杨文干要造反,他的部下并不想跟着瞎闹,于是找个机会把他一刀杀了,叛乱自己就平息了。而这时候李渊也冷静下来了,心想:对呀!这建成为什么要叛乱啊?没有理由啊!我要是偏向了世民他叛乱还说得过去,但我并没有啊!这几年我连战功都不让世民去立了,他犯得着冒天下之大不韪吗?!越想越不对,再一查,便知李世民在当中的手脚。于是李建成被释放,恢复太子之位,总算有惊无险。不过,他将李世民的人杜淹和李建成的人王硅(打不出来,不得已打个别字)等流放,各打五十大板,也算对得起李世民了。

而 除此之外,我认为李渊从未动过立李世民为储的念头。而史书上所记,除此之外还有两次。一次是起兵之初,李渊许诺大事成了就立李世民,但这时候的李渊根本就没有多看好李世民,毕竟还是未弱冠的少年,攻西河之战和后来初定关中时出征洛阳,都是李建成为主帅,李世民做副手,可见这时候的李渊更看重二十七岁的李建成,根本不可能许这样的愿。而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后,要封爵了,史书上又称李渊这时候要立李世民而李世民再次谦辞,这也是不可能的。李建成当时已是唐王世子,这时候做皇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李世民在进军关中的过程中,功劳并不比李建成大,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废长立幼呢?而且,李渊的最终选择,也是李建成,如果不是玄武门之变,九年后李建成必定顺理成章地登基。关于这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前些天,突厥南下的消息传来,李元吉趁机进言李渊,愿领兵北拒突厥,但希望调用秦王府的秦叔宝等人,全是李世民的心腹。此举若是成功,无异于折断李世民的翅膀,李渊一代枭雄,岂会不知?而他居然同意了!

早在武德七年,李世民就率领李元吉等人,在五陇阪阻击突厥。初时突厥势大,李世民于是以一百骑亲临突厥阵前,指责其负约南侵,又挑拨颉利和突利之间的矛盾;随后趁连天阴雨,算准突厥弓胶俱解,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夜袭突厥大营,漂亮地撵走了突厥大军。此战中,李世民伐谋、伐交、伐兵,充分显示了其超人般的胆识与智谋。(在他的百战百胜中,这一仗在下是最佩服的,自叹弗如,至少现在弗如)而武德九年这次,李渊为何不用李世民呢?而李世民又有没有主动请战呢?我认为李世民这次没有请战,因为自从平定刘黑闼的第一次起义后,李世民除了五陇阪之战外,无论是统一江南,还是二平刘黑闼,都再没有立功了。以李世民的作风,相信在这些大战中,他也有主动请战,但是李渊已经不派他去了,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功劳太高,威胁太子的地位,以致造成内乱。所以李世民大概也早已失望了,便也没有请战。而这一次,李渊更是要翦除他的羽翼了!

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李渊的态度,他要的接班人不是次子李世民,而是长子李建成!

可是这样一来,李世民也感到绝望了,秦王府人心惶惶,最后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破釜沉舟,冒险一搏,居然反败为胜了!

有人认为,李渊在处理储位之争时远不如曹操。曹操在立曹丕为魏王太子后,立即就果断地抑制曹植的势力,杀了杨修等人,翦除了曹植的羽翼,以避免将来出现内乱。而李渊则没有采取这类措施,结果导致儿子们自相残杀的悲剧发生。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李渊跟曹操的情况大不一样。李建成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即被立为太子,顺便又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这时应当还没有争位的野心,也就谈不上抑制,更何况当时还要靠他出力去打天下呢!只是后来他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手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搞不好真如李渊所说是被那些读书人教唆坏了的),野心就上去了。洛阳、虎牢一战,奠定了大唐统一天下的基础,然而李世民也从此“恃有大勋,不服屈居人下”了。(正史上还说李世民当时和房玄龄去找个道士算命,道士说他有皇帝命,自己就把当时的野心写出来了。)而到李渊也发现李世民的野心之后,他也确实不忍心一下子把这个功高盖世的儿子的翅膀折断,让他郁郁不得志一辈子。只是在武德后期,几乎不再让他立功罢了。但到后来李渊下定决心采取措施之后,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个儿子立马就造反了,而且成功了!坦白地说,就算李渊狠下心早几年下手,以李世民的性格,恐怕也会造反的。没办法,掌握一定实权和极为主动的性格,李世民都跟曹子建不一样啊!、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四、辨惑

在李世民命令亲信房玄龄主编的史书中,有两件指称李建成想要他命的事,很多人认为是假的,我也认为是假的。

第一件事,就是李建成在校场替李世民挑了匹烈马,想让李世民被那马摔死。结果那马连蹶三下,李世民都及时跳离马背,毫发无伤,说:“生死自有天命!”李建成于是抓住这条小辫子,跑去跟李渊讲李世民有野心,自称有“天命”。结果害得李世民被老爸臭骂了一顿。这件事显然是假的,李建成有心要杀李世民的话怎会在一匹马上试手气?而且李世民一蹶就该换马了,还三蹶干吗?故意表演?更何况李渊当时也在一边看,见这马老蹶,主动就会要李世民换马了,以他那极度护崽的性格,难道还舍得宝贝儿子摔死?

第二件事,就是玄武门之变前两天,李世民去李建成家里饮宴,结果酒里被李建成下了毒,回家后狂吐血,险些没命。有的人认为这便是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哼!那可真是着了李世民的道了!试想:李建成当时和李世民的矛盾已经激烈到那种程度,怎么可能李世民还去太子府喝酒?!而李建成要毒死李世民,肯定是用剧毒了。试问古代名毒鹤顶红、砒霜等等,有哪样不是一丁点儿就要人命的?怎会吐吐血就完了?而且两天后李世民就能在玄武门弯弓跃马了,恢复得这么快啊?!而且箭射得超准,头脑也超冷静。李元吉先给了他三箭他不意气用事先还手报仇,而是头一箭就先将首要目标李建成射死。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渊在当时的态度也很明确了,就是支持太子,与李元吉心照不宣地折断李世民的翅膀就是证明,那么他还用得着下什么毒手?武德七年有点威胁时都不下手,这次反而下手了?笑话!

其实,李世民在史书上这么写的原因,无非就是想告诉他人,他是迫不得已才发动政变的。他要是不这么做就没命了。但实际上,如我们前面所说,他是不会有性命之虞的。他若是失败了,不过是像曹植那样,郁闷一辈子不得志而已。可是他下手有多狠?建成与元吉当时各有五个儿子,全杀光了!元吉当时才二十四岁,最小的儿子恐怕还没断奶呢!而且,李世民去灭兄弟的门的时候,看上了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于是顺手牵羊娶了她做小老婆,后来替他生了最小的儿子叫曹王李明。也不知道他杀了兄弟又跟兄弟的老婆睡还生下一孩子,究竟睡得着不?!心理素质真是好极了!

有人说,这是斩草除根,李世民这么做无可厚非的。我则认为,李世民根本就不需要杀这么多人!只要把兄弟的家人和后代好好安顿,你哪怕软禁起来都行,他们哪儿还造得起来反呢?非得下此毒手?雍正帝也逼死不少兄弟,但都没有下这样的毒手,兄弟的后代们也没见有造反的。这李世民造反,心里大约也很怕,所以杀红了眼,杀完兄弟亲人又要大杀兄弟部下,幸亏尉迟恭及时劝止住了,否则还不知道会多死多少人呢!如此伤天害理,也难怪他不长命了!他的儿子也都不长命,而且绝大多数死于非命,真正善终的仅有李治和李福两人,也许真的是天道好还吧!而像玄武门之变这种针对亲族及亲族部下的迫害,只有八百年后的朱棣超过了其残酷的程度。(李世民主要害亲人害得厉害,朱棣则是害亲人部下害得变态。)

五、政变结局

正史上记载,在玄武门激战后,李世民立即让尉迟恭等带兵进宫,当时李渊还在后花园休闲。尉迟恭告诉他,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已诛灭了他们,现在请陛下把大权都交给秦王掌管。李渊听了只是大惊了一下,然后就说:“善,吾之夙愿!”慷慨地就把政权交了出来。这时李世民见最尴尬的场面已过,便出来与父亲相拥而泣,父子情深。

好个冷血的父亲呢!

譬如你是一位父亲,你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与其他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平时一见面就吵架,吵厉害了还打架,有一天打架也打厉害了其中一个儿子便到厨房操了菜刀砍死了另外两个儿子。如果你是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你会这么平静?你不会先悲痛万分,继而狠狠地给那个不肖子几个耳光?!

更好笑的是,竟有人千方百计地为李渊这么平静找合理性,说什么他一早预见到了迟早会有这种事发生,所以先已有了心理准备,到那天才会这么平静。哇靠!就算真能预见到有一天可能发生这种事,你那时候就能不悲痛了?更何况李渊哪有预见到?他才折断李世民的翅膀,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的发生,结果还是发生了,他能不哀痛吗?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李世民等人当时肯定对李渊进行了胁迫。虽然这种事不会让李世民来做,而还是会让尉迟敬德等先搞定了他再出场,但是李渊绝对不会如此平静如此慷慨!而且我认为,李渊当时若是强硬地不答应,已杀红了眼的李世民很有可能会一不做二不休的!

而两个月后,也许是怕夜长梦多,已是皇太子的李世民又迫使李渊传位于他。我认为到此时,玄武门之变才能算真正结束。而他刚刚即位,得到唐朝发生内乱的消息的突厥大军已兵临长安,列阵于渭水,而这一次,李世民又表现极为出色,当然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李渊一直活到贞观九年,他见到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胡越一家”,以及李世民成为“天可汗”的殊荣。但是,父子俩的感情却早已无法修复了。李渊做了太上皇后,不但生活水平降低,而且人身自由也不大,很可能是一种半软禁状态。因为李世民去避暑,不带李渊去,李渊就没去成。有人向李世民进谏,提醒他应该带上父亲,但李世民却没有采纳。

六、结语

唐太宗李世民,出身皇亲,生逢其时;少年早成,神武天纵;贞观之治,威加胡越;雄才大略,千年难遇。虽然在贞观末期他也开始骄奢黩武,尤其两次亲征高丽,不但搞得有些地方农民们不堪重负发动起义,而且使得有些后人对他的军事才能大扣印象分,但总的来说,贞观之治对于后来的唐朝达到“开元盛世”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世民这人,出身好,才能好,性格也是做大事的那种,可是偏偏不是妈妈的头一胎,而那头一胎偏偏也是能干人,他要做皇帝,人生里就不得不加上一笔浓重的污点了!而他身上最大最严重的一个缺点,就是篡改历史。以前的史书,尽管“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尽管对帝王们吹牛的诸种奇谈怪论盲目地采纳,但总算基本尊重史实,就算他不提,他“避讳”,但他至少不会乱改啊!可到李世民这儿,就开始“写小说”了。整个李唐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爹李渊怎么样?是因为喝醉了被李世民和刘文静等设“仙人跳”,糊里糊涂地睡了表弟杨广的两个小老婆,这才被迫起兵的。而在这之前,也都是李世民在暗中准备起兵,李渊则是一听到李世民进言起兵就火大,不是要绑就是要杀的。李世民这么“编”,一方面固然是要替他爹塑造一个忠臣的形象,是万不得已才起兵反隋的,另一方面则是替自己贴金,咱李家有今天都是咱的功劳,咱不继承这皇位谁还有资格?别说,这么改还真能蒙倒不少读死书的,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里,就写李渊只是一个酒色草包,得天下纯粹是因为生了个叫李世民的儿子。

如果没有李世民,李靖可能早就被李渊杀了,唐朝也可能没有那么快平定关中,扫平北方。但是我们来看当时的天下群雄:李密,有一定的智谋却缺乏魄力;薛举父子,都有勇也有点谋,可惜素来不得人心;刘武周,则还不如他手下大将宋金刚呢!至于王世充,是有军事没政治;窦建德,则是有政治没军事;而刘黑闼,军事不如王世充,政治不如窦建德。至于江南那两位,更是大庸才不用提了(而且当时的江南生产力也北方相差太远,所以总是北方统一南方)。而这些人当中,有哪一位比得上李渊和李建成的?没有!另外宗室李孝恭和李道宗等也是很不错的帅才。所以其实没有李世民,唐朝一样可以统一天下,只是时间晚一点罢了,七年不行,十年二十年还不行么?!

相关阅读:

  • 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李渊为何控制不
  • 玄武门之变为何偏偏少了他?
  • 真实隋唐:罗成无其人尉迟恭策划玄
  • 真实的隋唐:罗成无其人尉迟恭策划
  • 玄武门有几位守将?玄武门兵变当天
  • 如果李世民不杀单雄信,单雄信会成
  • 玄武门事变中,为什么李元吉一言不
  • 玄武门之变
  • 深度剖析玄武门事件:李世民弑兄杀
  • 李世民到底想让房玄龄隐瞒玄武门之
  • 标签: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