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故事有哪些 吕蒙正有什么样的品格
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
吕蒙正故里
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宠信。吕蒙正做官以后,不记恨当初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接其同住,周到礼待,其父死后,吕蒙正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吕蒙正由于为人仁厚宽容,严于律己。在朝中名望甚高。在李昉被革职后,吕蒙正任中书侍郎兼尚书。且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隐瞒受到皇帝的赞许。后来母亲去世,吕蒙正辞官守丧,不到三年重新起用。
当时由于的惯例是宰相的儿子一入仕就任不小的官员,吕蒙正便向朝廷进言,认为自己的孩子刚成年难以胜任如此的官职,以此开始宰相的儿子均以九品官位起。
此后,吕蒙正在对外征讨等多个事件上对皇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均被皇上采纳。宋太宗去世时,吕蒙正念其知遇之恩,伏地痛哭。咸平六年,吕蒙正兼任太子的老师,封国公,为规劝太子写下流传至今的《破窑赋》。
景德二年,吕蒙正辞官回乡时,由儿子搀扶着向宋真宗进言肺腑之见,六十八岁逝世,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吕蒙正的品格
吕蒙正是北宋的一代贤相,三次为相是对他能力的认同,也是对吕蒙正的品格的肯定。同时代或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对他品格的赞扬,比如“宽厚”、“气量”、“质厚宽简”等。
吕蒙正戏剧照片
吕蒙正的品格中被赞扬最多的要属他的度量。有个故事说,吕蒙正刚当上副宰相的头一次上朝,就被人指着说:“这小子也可以当副宰相?”而他却假装没听到,还制止了想要帮自己出头的官员。下朝后,吕蒙正还劝那些还是愤愤不平的官员,说“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我就会终身都忘不掉;那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问又有什么损失呢?”
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
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吕蒙正是一代贤相,后世评价很高。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自认,就气量而言,不如吕蒙正。所以,同为北宋的欧阳修后来评价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史》也赞扬他是“质厚宽简”,逐字解释的就是质朴、敦厚、宽容、不苛求。
吕蒙正故里照片
所谓宽厚,就是待人宽容厚道,这就是一个人雅量的体现,用在一个高官身上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是有许多事实依据的。有次,宋太宗问吕蒙正哪个官员适合出使辽国。吕蒙正推荐了一个人,皇帝不同意。第二天皇帝再问,吕蒙正还是推荐这个人,皇帝就再次否决。没想到第三次问起,吕蒙正还是在呈上来的文书上写着这个人的名字,太宗就气得把文书扔在地上。
皇帝说吕蒙正太固执,而他回答说是皇帝不能体察谅解,还说他推荐的那个官员是可以用的,别的人都不如这个人,他不想阿谀献媚来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那样会耽误国事。这句话指责皇帝的意味是很重的,所以当时朝廷的官员都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后来事实证明,吕蒙正推荐的人的确非常正确,所以太宗就感叹:“蒙正气量,我不如。”
1994年有部电视剧名叫《东方小故事》,每集一个故事,讲的都是我国历史上古代或者近代的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名人。其中有一集名叫《蒙正气度》,由此可见,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是一件历史公认的事情。
12下一页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延伸阅读: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北宋贤相吕蒙正的品格 吕蒙正的故事 吕蒙正是个怎样的人 穷过吕蒙正是什么意思相关阅读:
了解更多
-
12-3诗人辛波丝卡的简介 辛波丝卡作品有什么特点
-
12-3真的有如来佛祖吗 太上老君与如来佛祖谁厉害
-
12-3斯坦贝克有哪些作品 斯坦贝克有什么成就
-
12-3历史上有貂蝉这个人吗 貂蝉的结局如何
-
12-3傅红雪和翠浓的爱情故事 翠浓是怎么死的
-
12-3D.H.劳伦斯有什么作品 D.H.劳伦斯是什么写作风格
-
12-3太平公主的比较有名的男宠 太平公主有孩子吗
-
12-3阿多诺哲学理论的局限性 阿多诺有什么成就
-
12-3成宗李娎有几个老婆孩子 淑惠翁主与李娎
-
12-3?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有什么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