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简介
段玉裁简介:清朝人,是当时著名的诂学家和经学家,出生于今天的江苏省,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其父亲是一位塾师,其外祖父就是龚自珍,虽说听着是好像应该出生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但其父亲收入实在微薄,又一直在外地,家里的里里外外全由其母亲操劳,所以,段玉裁小时候是在一个家境贫寒的环境里长大的。
段玉裁图片
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去扬州安定书院去读书了。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考中举人,然后就去国子监教习,但是再接下来的考试中,屡战屡败,后来,有人介绍他去京都教书,便开始了他一边教书一边作学问的岁月,也结识了当时很多著名的学者,比如钱大昕,邵晋涵等。
在乾隆三十五年的时候,段玉裁被任命为玉屏闲的知县,而后又调到富顺,南溪,巫山作为知事,他不管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六书音韵表》,处理完公事以后,不管多晚,都要拿出来编著,修改。十年之后,他以父母有病为由,辞去官职,专心于著述和藏书。
乾隆五十九年的时候,段玉裁不幸摔坏了右腿,因此而导致健康越来越差,段玉裁最担心的就是在他有生之年没能完成注译《说文》,他对自己的朋友说,在他临死之前,能把《说文》注译完成,这辈子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段玉裁用了三十多年完成了《说文解字注》,此书一共三十卷,可谓是他毕生的心血。
值得欣慰的是,他完成了,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他就如同一只春蚕,把茧织完了,也没有什么事了,就坐着等死了。
段玉裁的故事
段玉裁,清代江苏人士,字若膺。曾任玉屏,巫山知县。据考究段玉裁的远祖是段百三,其祖父为段文,是个县学的生员。其父亲段世续,是一塾师。段家可谓书香门第,世代都是秀才,这样的家族,在当时的江苏金坛也算是第一族。
段玉裁画卷归乡图
在那个年代,科举制度盛行,你要想出人头地,唯有读书这条路。而被封建社会所压迫的平民百姓,自己的子孙能够考中应该算一辈子的光辉了。段家也不例外,在段玉裁之前,他们段家人一直拼搏在科举的道路上,可是,这条路却与他们家族无缘,怎么拼搏到头来还是仅仅挣到个秀才而已。秀才能怎么样?肚子里满腹经纶却施展不出来,只能去村里做个塾师,也就是老师。那个时候,老师的地位最低,虽然地位低等,但也使得段玉裁有条件读书了,也使得他们家的书香门第经久不衰。他也算不负段家众望,考中了举人。据说,段家有句家训叫做“不撑铁骨莫支贫”。
关于段玉裁的故事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是他师恩不忘,段玉裁的老师是戴震,戴震对他的影响非常至深。段玉裁八十多岁的时候,只要一提到戴震,他任然垂手而立,而且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他定要庄重的朗读戴震的手礼。
笔耕不辍也是段玉裁的故事,据说,他退休回家时候,带回来72箱宝贝,所有的人都眼红了,以为他带回来什么宝贝了。当天晚上,就有强盗来偷走他的箱子,结果第二天,又还回来了,原来,段玉裁带回来的都是书,这位两袖清风的老县官把强盗也感动了。
段玉裁的著作
段玉裁是清朝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诂学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他擅长研究精微道理,知识非常广博,同时也擅长写文字,音韵,训诂。是当时一个很有作为的学者。段玉裁的著作有《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六书音韵表》等等。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是一个满腹经文的人,他所写的《六书音韵表》是在顾炎武所著《音学五书》的基础上更加仔细的加密完成的,这本书分古韵为17部,当代语言学家周祖谟认为这本书在古代韵律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对于段玉裁的著作,留给后人更多的财富则是他的《说文解字注》,这本书花费了段玉裁的毕生心血,历经三十余年。这本书主要对《说文》本身的不足给予批评,对其内容进行了一些发凡起例,并且段玉裁在注译过程中注意到了同源词和同义词,当时清代的大批文人都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过研究,而像段玉裁研究的这般透彻的,还无人能及,这也是他用了半生心血换来了,段玉裁有他自己的过人之处,更重要的其实还是他的执着。《说文解字注》对于当时学术界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巨大的,清朝的经济学家王念孙评价此书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段玉裁的著作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财富,并且他也提出过很多卓越的见解,比如关于“改字”,段玉裁对于的改字的思想是要敢于改,认为不对则改,假如不改,就会给后人留下更多的错误。但是不能妄改,乱改,要有根有据的去改。
延伸阅读:段玉裁的著作 段玉裁成就有哪些 段玉裁有什么成就 段玉裁为何终身念师恩 责任编辑:jinqiao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