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机友的第一反应应该是“MDZZ”吧?
难道博士的体重应该比小学文化的要重?
然而这个看似低智商的问题,实则引出的是一个高智商范畴的深思!
仔细想想,U盘还是挺神奇的,体积那么小也不需要电池就能存储不少东西,U盘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你想过吗?
U盘的结构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USB端口、主控芯片、闪存芯片、PCB电路底板、外壳。
U盘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USB端口负责连接电脑,是数据输入或输出的通道;主控芯片负责各部件的协调管理和下达各项动作指令,并使计算机将U盘识别为“可移动磁盘”,是U盘的“大脑”;闪存芯片与电脑中内存条的原理基本相同,是保存数据的实体,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可以长期保存;PCB电路底板负责提供相应数据平台,且将各部件连接在一起。
U盘/内存卡的储存方式是采用闪存技术,因为其是一种固态的产品,在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运动部件,所以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的储存数据。
闪存芯片中的浮动栅周围包裹了一层薄薄的氧化物绝缘层,其中布满了电子单元,当写入数据时,会产生电压使电子突破氧化膜绝缘体,进入浮动栅,而绝缘体则会将内部电子“困住”达到保存数据的目的。
U盘中的数据在存储过程中采用的是二进制即用0和1来表示,当一部电影被写进入U盘的时候,浮动栅就会被填充,进入电子的存储单元就会显示0,没有进入电子的单元就会显示1。没写入数据以前都是空位,写入以后就出现了010101之类的排列来存储信息。
当电子的数量一定时,被捕获(也就是数据被存储)的电子就会获得更高的能级,从而质量就会增加。只是它小到根本无法察觉,或者说现在的水平还无法计算。
当然,科学家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U盘在进行存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的流失,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子的重量太轻了被忽略不计,那么U盘会因为能量流失而重量变轻。另外,U盘长时间插拔,端口的触脚会磨损,同样会导致U盘变轻,虽然也是小到难以察觉的。
这个只能属于是微观领域的论断了,即便是做实验也看不出来,因为重量的变化微乎其微,计重器的灵敏度是无法辨别的。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可以认为重了、轻了、或者不变,只要你能自圆其说~
虽然大家现在使用U盘更多的是存储文件、电影等,再也不像早期那么疯狂了,但U盘仍然是生活工作中的必备品,现在还发展到有手机U盘,也算是旧事物的与时俱进了。
最后献上网友脑洞强悍的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