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部分痛苦,都是因为明知故犯。
明知道走错了路,回头就行;
明知道爱错了人,放手就好;
但对付出过真心的东西,总不舍得立即停止,
总觉得再坚持一下,光明就在眼前。
但你却忘了,选择错了,坚持只会徒增烦恼。”
一禅
昨天,至上励合成员刘洲成妻子林苗在微博发布离婚声明,称他们结婚两年以来刘洲成对她严重家暴6次,在她怀孕3个月的时候还家暴她导致流产。这其中有一个细节,因为家暴,两人曾在16年2月离婚,之后刘向妻子道歉并保证悔过,16年4月两人复婚。
实用菌并不想讨论他们在感情中的是非,也不想去评判其中的对错,当然家暴毫无疑问是错的。我们关注的是其中这样一个现象:刘的妻子在遭受家暴这样的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隐忍的坚持了这么久,甚至在第一次已经离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重新跳回这个火坑?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逻辑?
“任何人都是这样,处理别人的事情总是大刀阔斧一把抓住主要问题,轮到自己却沉浸在细枝末节不肯放手。”
现实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复杂的多,我们习惯了简化生活,面对发生在别人身上匪夷所思的事情,总会不解的问题: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ta就是不去做呢?他都这么渣了,为什么你就是不敢放手?其实,每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情背后,都有着复杂且难以言表的心理缘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不活动惯性 ,就是惯于维持现状,哪怕情况不好也不愿意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一个纯粹的好人,或者纯粹的坏人?答案显然是没有,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
两个人相处时,尤其是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有快乐幸福的时刻,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一个即使后来对你不好了的人,曾经也对你很好很好过,不然你也不会和对方在一起。即使是在不那么好的当下,在某些事情或者细节上,ta依然有让你感到温暖的力量。
也就是说,我们在真实生活里需要进行抉择时,面对的都是好坏参半的复杂局面,ta坏的地方让你想摆脱和离开,但是好的地方又让你觉得难以割舍。这种好与坏在我们头脑中的不断角力,才是导致我们犹豫不决,同时痛苦不堪的直接原因。
并且,心理学家还发现,人都有一种损失厌恶心理。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对称的,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感。比如:白捡的100元给带来的快乐可能一天后就忘记了,但如果你丢失了100元,那样的痛苦可能会让你好几天都无法释怀。
进一步说,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不管是钱和物品也好,还是人也好,都会被视为我们自我认同的基石,失去就相当于失去一部分自我,它会激起一个人强烈的挫败感,并怀疑自我的价值感。
“人一旦有了感情,就窝囊得不行,什么事情都会瞻前顾后。”
正是这样一系列心理机制的存在,才会导致我们在要放弃一个人时,变的犹犹豫豫,摇摆不定。
以上我们讨论的都是一些正常心理现象,多数人在经历了这样的内心冲突和挣扎之后,或许会拖延一些做决定的时间,但是如果面对的人实在不可救药时,多数还是能够最终放手和解脱的。但是,也有少数的情况是,即使情况已经很分明,自己也清楚的看到对方完全不可救药了,但是依然不肯放手。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可能是一种依恋障碍了。它起因于个体早期发展中与母亲的接触受挫而导致的分离创伤、缺失感和被抛弃感。进入成年生活后,为了对抗这种分离焦虑,他们会不自觉的寻找各种借口,宁愿待在充满伤害的恶劣关系里,也不愿脱身去寻找新的幸福。
因为这样的心理机制深埋于一个人内心的深处,不易觉察,所以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困于其中,难以自拔。而在别人看来,他们就好像对痛苦如饥似渴一般。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无力摆脱罢了。
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刚开始,你痛恨它;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那么,当我们在与人相处时,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要建立适应性的取舍观念。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决定,很少是在好和坏之间做选择,那样就不会纠结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两种,或多种都不完美的选项里做选择,因此,如果想找一个完美无害的答案,那注定是做不出选择的。你只能舍弃那个你最不能接受的,选择那个勉强可以接受的,这才是真正的选择。
其次,不要被“沉没成本”影响。
沉没成本就是你过去在一段感情上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爱等等。但是不管过去曾经投入多少,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决定两个人是否走下去的,是未来两个人能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相比较于过去,你真正应该负责的是当下和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