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崽岭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有点阴森,小编带你走进鬼崽岭,你会大有感观,鬼崽岭是一个富有多么浓厚的民俗文化传奇性。
鬼崽岭祭祀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一公里处的鬼崽岭。鬼崽岭为田广洞村水源地,名蛩山,又名栎山。鬼崽岭得名于地上地下近万尊石像,当地人俗称这些石像为“鬼崽崽”。该遗址为古代大型祭祀遗址,其地上及地下共发现雕刻粗犷传神的各种石俑近万尊,散落面积1。5万平方米,有文官像、武官像、孕妇像及各种普通士兵像,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像制作年代在秦汉以前,同时唐宋元时期亦有延续,是古代祭祀文化的大型集成。反映了该地区的祭祀特点,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传奇性。
鬼崽岭遗址石像大致可分为三个雕刻成型期,即史前期(5000年前),秦汉魏晋期(5000-2000年),唐宋元期。其产生原因大致与宗庙祭祀有关,亦可能有原始宗教、民族及民俗成份,但由于其历史太久远,时间跨度较大且无文字可考,各期石像绝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各具特征,各有所用。就现有资料及实地调查推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只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该地是史前人堆积或选择的祭坛,“石像”布满坛场,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历经数千历史,且后人不无“肓目”地“续雕”现象。
鬼崽岭下有鬼崽井,为典型的南方珍珠泉,是田广洞村的水源地,平均流量13。6升/秒,大雨不溢,大旱不涸,可供周围二千多亩土地灌溉和人畜饮用。
鬼崽祭祭祀遗址是一处以石雕人像为文物主体,以鬼崽井、大量原始次生林为自然景观,田广洞村保存大量古民居群,周边庙宇众多,有迎圣寺、禹王庙、象庙、万岁庙等。且是女书流行中心地域,在国内外文物界、社会学界及民俗学界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鬼崽岭祭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光绪29年(1903年)当地贡生徐咏、陈振生撰碑叙述鬼崽岭石像。
光绪末年,田广洞陈氏家谱记载徐咏、陈振生所撰鬼崽岭石像碑文及田广洞王姓村民均为舜帝后裔及祭舜或象等方面内容。
1954年,县文物工作者首次发现鬼崽岭石像。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普查人员调查该遗址。
2006年,鬼崽岭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视察该遗址,并作重要指示。
2006年湖南省文物局拨专款保护该遗址。
2006年,央视十套,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东南卫视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该遗址。随即在世界范围掀起了“鬼崽岭”热。
2006年,道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保护遗址并成立了鬼崽岭遗址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聘请专人看护石像。
2006年至2007年,道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回收流散石像近500尊。
2007年,道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保护迎圣祠并收集大量碑刻。
2008年中国石刻博物馆联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调查遗址并进行了试掘。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文物工作者采用现代设备复查、记录、测绘该遗址。
2010年,央视一套专题报道鬼崽岭遗址。
2010年,申报该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