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全球首对机器人夫妇在东京举行婚礼”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笔者在观看了新闻图片之后突然间感觉到图中的“妻子”机器人感觉有点渗人。出于好奇,笔者对这种感觉的来源进行了一番搜索,原来,这种对于拟真机器人的莫名恐惧还真有相关的心理学假设,这个假设就叫做“恐怖谷定理”。
这个定理的历史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久远,早在1969年就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而“恐怖谷”这个词来源就更早一点,在1906年就由学者提到这个观点。“恐怖谷定理”阐述了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哪怕其举止与人类有一丝的区别,人们都会感到恐惧和迷惑。这个定理虽然提出了有一段时间,但其实是近几十年科技发展才令他受到大众的关注。严格来说,“恐怖谷定理”不能称之为“定理”,其成因甚至是理论本身在心理学界都有较大的争议。
“恐怖谷”可以用上图来说明其理论细节,横轴是拟人程度,越靠右与人类越像;竖轴则是人对其的好感度,越上面好感度越高。顺带一提这张图片又称为“森昌弘图表”。从观察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机器人的拟人度的提高,我们对其好感度是逐渐上升的,就好像我们会觉得“大白”和“小黄人”很可爱一样(“恐怖谷”的应用不止在于机器人领域),他们与人类很相像(同样有感情),但与人类并不像(更像是另一种生物)。但是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较高的程度的时候,我们对其的好感度会急剧下降,甚至会觉得恐惧和害怕,图中的这个低谷就是所谓的“恐怖谷”。
关于“恐怖谷”的成因在心理学领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的解析有几种,分别是“死亡论”、“疾病论”、“移情机制论”和“共情论”。笔者就不一一阐述这些解析具体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这些分析当中,笔者最赞成“移情机制论”这一解析。人类看见一个对象时都会下意识地对它进行“预判”,而高度拟真的机器人由于与人类很像,我们就很容易以“人类”的身份看待它。这时如果它做出与人类不同的行为,这种不同于预期的偏差就会令我们的大脑产生错乱,也就是所谓的矛盾感。
举个例子,我们在看到僵尸一跳一跳时会下意识地感到恐惧,那是因为它们虽然外表是人,但是动作与人截然不同,这种与预期相违背的偏差导致我们产生害怕的情绪(所以说僵尸这种“动作”的设计还是有道理的)。还有《咒怨》中的伽椰子那反常的行动模式和“咯咯咯咯”的奇怪声音为什么会令笔者感到害怕,我也终于找到了答案。类似的现实例子还有日本研发的超级拟人的机器人,明明样子是人但是行动却特别缓慢诡异,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推荐你看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