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始感慨互联网从业者的悲惨生活。虽然互联网行业、公关行业总体薪水要高于平均数值,但这个世界没有白拿的高薪,虽然加班猝死搭上自己性命的是少数中的少数,但也可以证明这个道理。所以蜘蛛侠说,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我说,薪水越高,压力就越大。活得最悠哉的,其实还是收入不高的人群。同学会的时候,有些同学一年收入和我一个月差不多,不过生活状态却非常悠闲,所以他羡慕我赚得多,我羡慕他活得轻松。
当然,这件事情也并不是孤案。我经历的多数老板都是亿万富翁,有一个七几年生人白手起家的,资产几个亿,压力大的时候,晚上在家用菜刀砍板凳。还有几个身家几十亿的老板,一天睡觉不会超过5个小时,大概都是半夜两三点睡觉,6点钟就差不多起来看书,然后给高管发读书心得了。最累的时候,不小心在车里睡着了,结果居然睡到天亮。所这些老板们基本要有几个人轮班伺候,一帮小青年基本没有这个精力。所以,成功还是有成功的道理的。我发现成功人士最普遍的一个特质就是精力超级旺盛。你说,“不行啦,人家一天要睡十个小时的美容觉啦……”那就没办法啦,站着把钱赚了的有,睡着也能赚钱的不太多。
有人说,一天只睡4个小时的人年收入超过400万以上,每多睡一个小时,就除以4。你自己算算,是不是你的收入有时候还高于平均数,赚了。所以,你以为为什么我三更半夜坚持给你们写文章呢?当然,收入也确实上涨了不少。收入和睡眠时间成反比。
于是,我们就要做出取舍,而不是贪心地想兼顾。要么就少睡一点,多赚点钱,要么就少赚点钱,多睡一会儿,或者买张彩票再睡,还能睡得更香一点。
所以我说,人生要稳中有升,不要好高骛远,去看别人赚得多么多,先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生活的优点和问题,然后看看自己愿意牺牲什么去换另一些东西。当然,如果没换好,还要及时退回来,让人生处在一种节节高升的状态中,而不要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其实活得越久,你越发现,很多事情更多的是命运,而人力不可违。就好像有人吃东西必有机,天天锻炼身体,最后被车撞死了一样,基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说理。大家都想通过努力实现梦想,关键还是在于设定目标的可行性,然后还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重要的不是追求,而是平衡。欲望大家都有,难的是取舍,你得到一些,就必然会失去另一些。
之所以中国人活得这么累,根本原因还是保障体系的问题。你不这么累,就可能活不下去。保障越好,大家的后顾之忧就越少,很多时候的选择就会更正确,也不会那么逼迫自己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实大部分老外的轻松状态都是建立在这些保障之上的。当你的生活是稳定的、有保障的,你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人生最大的定量是成本,最大的变量是感情。
除了时间成本,还有机会成本。在两个追求者中选择一个,那么机会成本就是失去了另一个。换句话说,这个选择是有成本的,一旦选错了,就会丧失一些东西。
很多人天天抱怨,比如教育不好、医疗不好、生活不好、警察不作为等,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成本问题。比如为20元的债务去打官司,法院不会受理,因为会浪费太多司法成本,不值当。其实美国就很好,好的街区交税多,警察就多,差的街区警察就少很多。他们所有的服务其实都是明码标价的,不像我们,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经济社会想让大家全凭良心办事,那实在是痴人说梦。
而服务不好要加钱,又是一片反对声,所以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不太有道理的,而我们却往往称之为民意。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还是核算一下成本,然后再去主张一些要求。如果成本很低,你又要很优质的服务,那就是你的不对;如果成本很高,服务却不好,那就是对方的不对。当然最终还是你的不对,你若对了,怎么会选择这么高成本的服务呢?所以指望自己交那点学费受到的教育就可以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就是你的不对了。
感情是唯一的变量,因为这属于非理性的范畴,很多时候会让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然后再去哭得一塌糊涂。最近我发现,有些年纪小的女生是天真得不切实际,年纪大的女人则是现实得不切实际,因为都不考虑时间成本和自己的青春成本。最后的结果也颇为惨淡,被骗或者被剩。
所以,我总尽可能地避免在理性的前提下去判断感情是否合适,遗憾的只是对方很难这么思考问题。而基于感情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却似乎更加惨痛。
以此类推,大部分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基于成本和感情,要么就是你忽略了成本,要么就是你无法控制感情,最后就出现了非理性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不可控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社会不公的时候,先不要去骂什么人,先去考虑下,这是不是一个成本问]题。比如,你丢了手机然后发现在1000公里外登录了,警察要不要驱车去给你找回来?这个成本恐怕远远高于手机的价值,所以一般他也不会理你。
当你学会计算人生的各种成本的旧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决策水平提高了,也可以去做战略了。所谓战略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成本,就是判断做和不做的唯一标准,而把感情作为标准的,基本无可救药。
对于大公司而言,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忽略成本,而重感情,所以经常会做些自以为靠谱的事情来忽悠。而对于小公司而言,成本控制则相对靠谱,切忌感情用事。
沉没成本基本上是现在电话和短信诈骗的核心支撑理论了。一般这些人一开始都让你交一点小钱,等你交了,就让你慢慢越交越多。很多人觉得如果后面不交,前面就都拿不回来了,所以就存着侥幸心理,一再追加投入,最后越陷越深。很多投资公司也这么干,让你一开始出点小钱做一些评测、资质、标准,很多人就越投越多,想到万一成了可以拿到上千万投资,就咬牙坚持一路评测下去,最后血本无归。
机会成本则是另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什么叫机会成本呢?也就是选择成本,就是你做出一个选择,就可能损失另一个选项的成本。
举例说,你选择了这顿饭吃麦当劳,就丧失了吃必胜客的机会,而有可能必胜客正好有一个很大的促销,你就错过了。更严苛一点的是,你选择了在宿舍看美剧就丧失了去图书馆看书的机会,而你有可能在那里遇到一个妹子,最后可能会成为你老婆。然后,你看了美剧,就没老婆了。这就是你看美剧的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损失,要及时止损,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碰股票。而机会成本则告诉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多思考可能造成的损失,最起码,你会损失时间。比如你毕业就去创业三年,如果失败了,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你损失了三年的时十间,而这三年,你同学可能已经在某个领域站稳脚跟,甚至小有所成了。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你一定要确保你得到的大于这个机会成本,再去做选择,这样才会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