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明清时期的皇后的洞房之路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282
        明清时期的皇后的洞房之路并非容易,必须经过“六礼”的海选才能迎娶进入皇帝后宫的洞房,也就是坤宁宫。所谓“六礼”始于周代。《礼记·王制》,以“冠、婚、丧、祭、乡、相见”为“六礼”。其中的“冠”,为“成年礼”;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礼记》、《唐律》、《明律》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即使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也不免要受到“六礼”的约束。


       先说说纳采。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古人认为,大雁“夫唱妇随”,感情专一,值得学习;因此,纳采时拿一只大雁作见面礼。明清时期,见面礼可就丰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蒙事儿了。

       再说问名。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乾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候选皇后家中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大婚的礼仪,皇室成员、朝廷命官也难得一见。钦天监的官员报告说吉时已到,皇帝需在内大臣、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乾清宫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钱尚书家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礼成,皇帝退朝。

     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后头,自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候选皇后的府邸。

     候选嫔妃的父亲要在大门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礼品,谢恩。就事儿举行问名仪式,把写着女儿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项内容的“表”,呈交天使。礼毕后,盛宴招待天使。

盛宴结束,天使率队回紫禁城。进午门,在太和门外打住,将“节”和“表”,交给司礼监太监,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司礼监太监持节、表,到乾清宫复“皇命”。

      皇室择日为皇帝举行隆重的“上中礼”,即《周礼.王制》所说的“冠”礼。皇帝在“上中礼”上,带上了一种名为“通天冠”的帽子。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是成人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等皇室长辈,临场观礼;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热烈祝贺。礼成,皇帝要去祭祖,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寝宫,跪谢养育之恩。

      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要上一堂重要的生理知识课。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太子或小皇帝,进入青春期后,皇室都要派专人教以人伦常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胜任“上以事宗庙,下以续后世”的重担。这种xing启蒙教育,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既传授理论知识,又通过“春宫图”和模型,展示操作方法。

      据《万历野获编》记述,明代紫禁城中供奉的欢喜佛,就是对皇太子或小皇帝进行xing启蒙教育的教具之一。欢喜佛为男女合一佛像,成互相搂抱状。初入佛殿,必须举行一个仪式,老师带着学生烧香,上供,叩拜。然后,老师讲解,演示。得到老师允许,学生才可以触摸佛身,甚至操作、演练。“上课”时,师生都必须“端庄”,“严肃”;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以“儿戏”对待,那是绝对不行的。

      清代皇家的xing启蒙教育,据说比明代更规范,更系统。结婚前,小皇帝上过“理论知识课”之后,有关方面选出八名俏丽而年龄稍长的宫女,作小皇帝的“司门”、“司帐”、“司寝”等,掌管小皇帝的“床笫事务”,为他充当夫妻生活的参谋、顾问,陪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小皇帝行过“上中礼”之后,按钦天监选下的吉日、吉时,行纳吉、纳征礼。

      说到纳吉之礼,说白了,就是算一卦,即古人为结亲的事儿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兆”,生辰八字儿又合适,就请媒人携带礼品去订婚。
 
      而纳征之礼,就是送订婚礼品。古人云:“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见。”因此,纳征又叫作“纳币”。币,是古人用作订婚礼物的玉或帛类丝织品。

       行纳吉、纳征之礼,宫中仍要举行相应的仪式,派天使持节,带着礼物和有关文件,前往候选皇后家中,宣读圣旨,送上彩礼。经过纳吉和纳征,这门“皇亲”就算攀定了。按照明清两朝皇室传统定例,一旦订了婚,候选皇后就是皇家的人了。清末,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阿元,与慈禧太后娘家大侄儿订了婚,万事俱备,只等举行婚礼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的大侄儿死了。然而,阿元已经是叶赫那拉家的人了,终生不得再谈婚论嫁。刚满十八岁的黄花闺女,就被人称作“元大奶奶”。到她满二十岁的时候,还要“名副其实”的嫁过去。

      至于告期,就是把结婚的日期,通知后选皇后的家庭。至此,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戏,在亲迎那天上演。

      重点说说亲迎。亲迎这天,小皇帝要按照钦天监认定的“吉时”进行,他先去祭祖、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然后,在乐曲声中御太和殿。迎亲和册立皇后用的节、证书、金印,等等,放在大殿内临时设置的桌子上。小皇帝走过去,装模作样地查看一遍,才可以升座。

      皇宫中到处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御路上都铺了红毡子。中和韶乐设在太和殿前,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法驾卤簿陈设在太和殿丹陛及庭院内。皇后仪仗陈设在午门之外,其中有一顶皇后礼舆,外面的杏黄色缎子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大凤凰。“女乐”分设在乾清宫后面和交泰殿前面。王公大臣喜气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丹陛上和太和殿庭院中。静鞭三响,在鼓乐声中,王公大臣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万岁”之声,地动山摇。礼毕,乐止,礼部尚书奉金册、金宝,宣读册文、宝文;然后,把节、册、宝授予迎亲使者。王公大臣再拜。朱祁镇在乐曲声中,起驾回乾清宫,静候佳妇。

       迎亲使者把金册、金宝放到“龙亭”里。仪仗队、鼓乐队在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奔候选皇后的府邸。一行人马,花花绿绿,绵延数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靓丽的风景线”。沿途观者如潮,尾随始终者,也大有人在。

       后选皇后的家中自纳采、纳吉、告期以来,全府总动员,上上下下,谁都不能闲着,整修宅院,大搞环境卫生,阖府内外,要光彩夺目;举家老小,要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还要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泛散发“喜帖”呢!

       为新娘子化妆,也是后选皇后家中的大事。先要给新娘子沐浴一两个时辰,然后,反复地用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护肤剂、西域香水,揉面擦身;再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制成的洗面奶涂面,用朝廷大臣都难得一见的高级纸膜,轻轻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制成的护肤霜,反复涂抹。最后一道工序是,在脸上扑香粉,画眼线,涂眼影,描青眉,抹红唇;再在两个脸蛋子上,鼓捣出两块“颊红”来。

       至于发式,当然要按“典籍”中规定的几种样子,选择处理。那是有“级别”的,整得像妃子、贵妃,那就糟了。不管是浪漫的“飞天髻”,还是新颖的“朝天髻”,既要考虑带凤冠的方便,又要脸型美观。两绺鬓发,无论如何也要“自然下垂”,有如飘逸的蝉翼。

       随着亲迎的鼓乐声越来越近,候选皇后的全家老少,要在大门口跪接迎亲队伍。迎亲使者高声宣诏。鼓乐声中,锦衣卫轿夫把皇后礼舆、龙亭,抬入前院,再由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官员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新人要着全身礼服,戴凤冠霞帔,闪亮出场,跪受金册、金宝,回“楼”等待吉时。

       吉时一到,候选皇后升舆启驾。大队人马经前门,沿御路,过大明门,入端门,到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队伍从午门正中门洞进入紫禁城,经太和门,到乾清门。皇后仪仗入乾清门,太监、宫女列队夹道,鼓掌“热烈欢迎”。在丹陛下,迎亲使者还节复命。鼓乐声中,礼部官员奉皇后金册、金宝,交有关人等陈列于乾清宫后面的交泰殿。新娘子坐的礼舆,由诰命夫人、女官、宫女,或引,或抬,或扶,或随,送到坤宁宫的“洞房”去拜天地,行大礼,候选皇后也就成为了母仪天下的正式皇后了。
这时合卺宴开始。卺即“瓢”,古时,把一只葫芦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其一,喝交杯酒,取“合二而一”之意。看来,古人早就意识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然而,俗话又说:按下葫芦起来瓢。这东西似乎不大吉利,后来人们多用杯子喝交杯酒。明末时期,帝后有了特制的“青玉合卺杯”,也就是两只连体圆筒杯,高约七十五厘米,外侧有凸雕、镂空的龙凤呈祥。这只专用合卺杯,现存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二级文物。

       小皇后和小皇帝在坤宁宫里相对而坐。小皇后斟酒一杯,递给小皇帝;小皇帝抿一口,给小皇后,小皇后一饮而尽。新郎斟一杯酒,交给新娘;新娘抿一口,还给新郎,新郎一口喝干。交杯酒喝完了,小皇后名分既定,也就开始在坤宁宫定居下来。洞房花烛夜,小皇后和小皇帝鸾颠凤倒,一夜风流,说不尽的欢情恩爱。

     但到了清代晚期,坤宁宫不再是皇后的寝宫,只在东暖阁入“洞房”。大婚礼仪与明代大同小异。据《清史稿》记载,同治皇帝载淳大婚,“纳采、大征、发册、奉迎,悉遵成式。”有的史料说,光绪皇帝载湉大婚的程序为: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赐宴。

上一篇:北京发现千年老龟所产夜明珠
下一篇:神奇的金字塔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