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字鹏举,汉族。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抗金名将。
岳飞背上的字,确切地说是“尽忠报国”,只是到了明清时候,才慢慢流传成了“精忠报国”。很多人认为,岳飞背上的字是岳母刺上去的,这个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甚广。但是,据查,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佗粹编》也没有记录。岳飞刺字的故事,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有人说,岳母很可能是文盲,而岳飞背上的字,应该是请人刺上去的。在宋金打仗的时候,岳飞是在现在的山西平定一带当兵,岳飞是一个很忠孝的人,他很担心家里年迈的老母亲,为了安顿好母亲,岳飞就从战场回到了家乡河南的汤阴县。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太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的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
关于岳飞背部刺字,还有一种说法,岳飞久怀报国之志,曾三次从军抗金杀敌。他于宣和四年19岁时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为,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所以岳飞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控制,“刺字为兵”就成为一种规范运作的制度,只要是应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为标记。赵匡胤认为应该把兵和民分开,兵民分开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南宋人朱弁《曲洧旧闻》也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据古书零星记载,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针(类似于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即成。
宋代有两种军队需要刺字:一种是禁军,就是国家的作战部队;一种是厢军,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国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桥补路等,都是由厢军来完成的。禁军和厢军都有各自固定的番号,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的内客。这样使得士兵不能随心所欲地流动和逃跑。
还有牢城兵,比如说《水浒传》里面的林冲,他犯罪之后被发配到沧州当兵,这种兵是带有徭役性质的,也会刺上诸如牢城第几指挥之类的标记。所以说,从岳飞背部刺字的内容——尽忠报国来分析,不可能是他应募当兵的时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代的规定,宋代给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开始刺在脸上,人为地把士兵和社会普通阶层分开,这对士兵是一种歧视。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但也不乏有开明的士大夫,提出改刺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
而且给士兵刺字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和控制,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所以才会选择刺在脸上和手心、手背这些相对明显的部位。如果像岳飞那样刺在背上,太隐蔽了,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作用。所以这也说明岳飞背部的“尽忠报国”不符合“刺字为兵”的募兵制度。
岳飞背上的字究竟是谁刺上去的,已无从考证。但是不管怎样,岳飞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这是铁定的事实,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