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嵇康为何被杀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883
     嵇康,字叔夜,汉族,谯郡郅(现安徽濉溪西南)人。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学成就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嵇康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以体现。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器宇轩昂的形象。我们所熟知的是他以弹奏《广陵散》而闻名于世。而这首“声调绝伦”,已成绝响的曲目,据说除嵇康之外,无人会弹。嵇康因吕安的案子被收押,钟会劝司马昭乘此机会除掉嵇康。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

     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吕安却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索来太学做老师,然而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受用的琴,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被行刑,时年四十岁。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嵇康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得罪了新贵钟会。钟会为报私怨,才不断向司马氏进谗言,终于借“吕安案”之机,借司马氏之手诛死了嵇康。

     从当时的表面现象、复杂的社会局面和人类的报复心理来看,好像也说得通。但是,这类观点,往往忽视了这件事情发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忽视了钟会当时的社会地位及其阴暗心理产生的特殊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曹魏统治的衰朽,没有当时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没有当权势力与反对势力的此消彼长,阮籍会时仕时隐吗?钟会敢向司马昭进谗言,诋毁嵇康吗?所以说,当时的钟会,还不具备诛杀嵇康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也有人说,很可能是因为嵇康说了别人的坏话,揭了人家的短,所以遭人忌恨才被杀的。但是,按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魏晋名士中的纵情背礼之举,虽然遭人笑话,但还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如,阮籍死了母亲,还在晋文王(司马昭)那里喝酒吃肉;阮咸与叔父阮籍,手把手地在竹林之中游玩;阮籍喝醉了,睡在邻家卖酒的美少妇家里,并且还去吊唁平日里不认识的,突然亡故的少女;阮咸私通姑姑家的一个女婢,并且还让人家未婚先孕了……嵇康收集了不少别人这样的隐私,并且加以批判,当然让人的心里不太舒服。但是仅仅如此,明显还不至于导致嵇康被处死的结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嵇康被处死的呢?有人说,嵇康之所以被处死,与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舆论上与司马氏兄弟作对有着密切关系。尽管这种行动非常隐秘,产生的影响也无碍大局,但在当时却为司马氏兄弟所不能容忍。

     作为中散大夫,“职掌言议,顾问应对。”本来是职务范围内应尽之责,但是,问题就在于当时阵营渐趋分明,司马氏父子权力膨胀,已逐渐成为“路人皆知”的事实。这时,也正因为嵇康在本质上太相信礼教,才接连撰写了《太师箴》、《管蔡论》、《高士传》和《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文章。在舆论上对司马氏父子的作为进行了驳斥,表明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同时也为他招来了祸患。

上一篇:许攸死因真相
下一篇:王羲之魂归何处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