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 明朝第一制造?
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 明朝的大宝船,是明朝第一制造?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郑和远航活动的是曾跟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该书撰于永乐十四年(1416),卷首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此宝船尺寸几为孤证,多次被以后的文献所引用,《明史》“郑和传”也有同样的记述。按明官尺等于31.1厘米折合成现代长度单位,大者有将近138米长,56米宽。相比近现代几艘著名的舰船,如清朝北洋海军“定远”和“镇远”号长91米,宽19.51米,小于宝船;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日本的“凤翔”号,飞行甲板通长168米,较宝船为长,但是最大宽度只有22米,还不到郑和宝船的一半。
有关宋代内河舟船大小,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在汴梁城金明池中,“大龙舟长三四十丈,宽三四丈”。这是一个叫人吃惊的尺寸。但与孟元老同时代的曾经绘制《清明上河图》的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张择端,在其《金明池争标图》中所绘龙舟大小,根据龙舟上的人物比例估算,也不过十多丈长。张择端专长界画,写实的界画与写意的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注重比例和尺度。《金明池争标图》中所绘龙舟大小,应该是龙舟的实际按比例缩小的尺度。
元代海漕兴,行驶于北洋海域的海运漕船有标准的遮洋船、钻风船,船长都不过十丈。对于航行在南洋、西洋的远洋海船的大小规模,《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常常被人引用,但是尺度无考。
明代船舶之大小多与“料”有密切关系。南京静海寺残碑有“永乐三年,将领官乘驾二千料海船……”之说。《南船记》、《龙江船厂志》所记明船有四百料、二百料、一百五十料等,其船型基本相同,并且有对应的船面长度。可以看出,“料”和长度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可据此推断二千料的海船长度应在十五丈左右,即长度不到50米。
由此看来,文献中所载明朝和明朝以前的海船,除了“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这一空前绝后的特例以外,长度从来没有超过二十丈!
宝船大者超过故宫太和殿,似有僭越之罪
船身残长24.2米,载重量为200吨,是一艘远洋帆船。它具有尖底造型、三重壳板、多根桅杆、隔舱数多等特点,反映出规模巨大、结构坚固、宜于装载、抗风力强、稳定性好、吃水深等适于远洋航行的优良造船技术。在船型结构和造船工艺方面,要比当时的“番舶”更先进。图为1974年古船在泉州湾出土时的情况。
北京地区现存的明代皇家建筑多造于永乐年间,且无一不是按照传统礼制而建。建筑物的等级表现在各个方面,而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建筑物的体量上,体量越大越高贵。
现存最大的两座明代建筑是故宫里的太和殿(明代称奉天殿)和明长陵的 恩殿。太和殿正面原阔九间,后在两侧加上两间,变为十一间,进深五间,体现天子位居九五之尊。 恩殿同样是面阔九间、深五间,其长、宽、高和太和殿相近。
太和殿宽63.96米,深37.20米,高35.05米。如果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则体量是奉天殿的四倍以上,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似有僭越之罪。
假定郑和宝船大者四十四丈长,那么一艘宝船所花费的木材应是奉天殿的数倍,而建造60余艘大型和中型宝船的船队,所需要的木材数量,将会是修建紫禁城所需木材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明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下令在北京修建皇宫,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皇宫建成,其中备料就用了10年,这说明明初的森林资源也不是那么充裕。
宝船的修造与明紫禁城和长陵的营建几乎同时进行。作为一个流动的营垒官衙,宝船的结构应该比陆地上的房屋结构更复杂;作为一个排水量达数千吨甚至上万吨级的木制结构,宝船的龙骨、桅杆、隔舱板等受力部件所用的木材必定选自树径巨大的百年参天老树。如果修建紫禁城备料花费10年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与此同时,皇帝是绝不会让一个庞大的造船计划影响到皇宫的建造的。况且对永乐皇帝来讲,他的继位有篡位之嫌,更需要修建壮丽宏大的宫殿对内以示正统,而不是耀兵异域、显中国富强于海外。所以从当时对木材资源使用的轻重缓急的角度看,它也限制了宝船的尺度大小。
由模数单位入手,或许可以找到求解郑和宝船真实尺度的关键
那么郑和宝船的真实尺度到底是多少?古代造船,无论是船体结构,还是船楼舱室,特别是高于主甲板的船上建筑结构,加工工具和手段都与造屋有相通之处。
两宋是我国历史上航海事业颇为发达的一个王朝,但迄今尚未发现宋朝设计建造舟船的专门标准,不过从文献分析和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宋代造船工艺和《营造法式》所规范的木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1974年在泉州湾发现一艘宋代海船,1979年在宁波宋代海运码头挖出一艘海船,造船专家实测得知:泉州宋船主龙骨残骸截面为420毫米×270毫米,宁波宋船主龙骨为260毫米×180毫米,其截面的高宽之比都接近3∶2,和《营造法式》中所规定的房屋构架大梁的截面长宽之比15∶10相同。
1984年在山东蓬莱水域发现一元代海船,该船主龙骨最大尺寸为430毫米×300毫米,高宽比几近三比二,也与泉州宋船和宁波宋船相同。元廷兆兴蒙古大草原,历时不足百年,船舶建造技术无疑袭用宋法。
明初,在造船技术和造船材料并没有根本性突破的时代,海船的长度突然增至四十四丈,这也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如此巨大的宝船,在结构和技术上存在着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史籍中关于宝船“大者”、“中者”尺寸的记载,赞同者认为:大者和中者的长宽比都为2.466。这个对应尺度比例关系的相似不应该仅用巧合来解释,他们似乎在证明:宝船设计制造和当时房屋设计建造一样,采用的是比例模数制。
中国传统建筑以比例模数制为度量标准。宋代将制作斗拱的木部件称之为“材”。“材”既是标准构件,也是长度计量单位,其截面高宽之比为15分比10分,截面大小分为八等。最大一级“材”高9寸、宽6寸,以后递次减少。“材”的大小确定后,房屋的其他建筑组件如斗拱、柱、梁、屋顶的长阔大小,均以“材”为基本模数单位,按“材”的倍数进行度量。
清朝将模数单位“材”改称“斗口”,分12等级。如每一组斗拱称一“攒”,间距规定为11“斗口”;立柱高为60“斗口”,直径6“斗口”等等。介于宋、清之间的明朝,营造工程做法应该和宋、清朝类同,采取的也是比例模数制。这些似乎给我们一些提示,即由模数单位入手,也许可以找到求解郑和宝船真实尺度的关键。
如果将“四十四丈”改为“四十四攒”,宝船的尺度将趋于合理
从专家目前考证的结果来看,曾跟随郑和多次下西洋的马欢,是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的始作俑者。他通晓阿拉伯语,以通译番书的身份随郑和出使。有观点认为,马欢本人无功名,在科举制度达到顶峰的明朝,其著述在刻版刊行之前,会被所谓通晓文理的读书人加以润色并更改。
《瀛涯胜览》所记尺寸的真伪是郑和航海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从数值上讲,大号宝船和中号宝船的长宽比相同,符合明、清时期木制结构遵循的比例模数制。但是,以丈为单位得到的宝船尺度,体态巍峨,令人惊骇,既违背礼制,也超越了那个年代的造船条件。一种合理的推测是:当年作者在从造船工匠那里得到的有关宝船的尺度是比例模数制单位,而不是平常人们所使用的“丈”,但却被误认为是“丈”!
明、清建筑中,大的尺度是间。建筑构架中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以“攒”为单位。两斗拱之间的间距,谓之“攒”;一“攒”为11“斗口”宽;“斗口”则依使用者门第高下、官位大小而定。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多年实地调查后发现:现存的明清建筑,包括故宫、皇陵,已知最大的“斗口”为四寸。郑和为宦官,官居南京内守备,相当于现在大军区中卫戍区司令一职。明官职规定:宦官不过四品。郑和的地位不超过公、侯、伯,宝船船楼所套用的“斗口”规格应在公、侯、伯之下,不超过三寸半,一“攒”不超过三尺八寸五。
郑和航海舟师中的小型船主要指八橹船等,船长约7—10丈(20—30米左右),排水量达到一二百吨,一般采用3桅3帆8橹,有风使帆,无风操橹,深海浅水均可通航。与大号宝船、2000料海船相比,它具有型体小、航速快、行动灵活等特点,是下西洋舟师中最快捷、灵便的轻型帆船。近年来新发现的广东百年老木船“金华兴”号、浙江新仿造宋元时期的“绿眉毛”木帆船等的船型、船级,都与之近似或相当。上图为2003年建成的有800历史的“绿眉毛”仿古木船。
如果将《瀛涯胜览》所记“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的“丈”改为“攒”,则宝船尺度就趋于合理:宝船大者长44.4攒,不超过十七丈一尺(3.85尺×44.4)……
将“四十四攒”误记为“四十四丈”目前还仅是一种推测,因为攒、丈发音相近。而且撰写《瀛涯胜览》的马欢是郑和使团的随行翻译,工程建筑并非其所长,将建设术语误为日常尺度,也应是不难理解的失误。
“四十四攒”的尺寸不仅适应宋、元、明时期中国海洋船舶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且合乎中国传统封建的宗法礼制。但这个理论上的推测能否站得住脚还需要更多相关证据的支撑,尤其是一些考古新发现材料的证实。应该强调的是,即使当年郑和宝船的长度只有十七丈九尺,它的排水量也超过一千吨。再看80多年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船队,其最大的旗舰“圣·玛利亚”号的排水量也不过250吨,相比之下,郑和宝船仍是当年的世界第一。
郑和大号宝船、故宫太和殿及达伽马远航船对比
明马欢撰《瀛涯胜览》一书载:“宝船六十三号(上图1),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 折合成现代尺度,有将近138米长、56米宽,有9桅12帆。其体态巍峨,既违背礼制,也超越了那个年代的造船条件,成为目前颇具争议性的尺度。
太和殿在明代称奉天殿(上图2),曾几经重修。殿高35.05米,宽63.96米,深37.20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其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了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但其长度尚不及郑和宝船的一半。
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船队由3艘船(上图3)组成,最大排水量250吨,长31米,不足郑和宝船的四分之一;1498年达伽马远航印度的船队有4艘船,最大载重120吨,长约25米,不足郑和宝船的五分之一。相形之下,郑和大号宝船排水量数千吨,中号宝船也在千吨以上,当属世界第一。
了解更多
-
4-7政府宣称贫困县脱贫需借助外力
-
4-7通俗讲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
4-7蚂蚁最恐怖的恶梦天敌寄生蜂
-
4-7饱受贫穷刚果河的命脉
-
4-7世界奇观1300的沉淀云上哈尼梯田
-
4-7重口味让人恶心的盲鳗(英中文)
-
4-7俄罗斯出现奇特的自然现象漏斗云
-
4-73000年海底美人鱼终于浮出水面
-
4-7元旦假期在越南下龙湾度过
-
4-7发现新型物种马达加斯加岛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