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说的是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这个故事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那时,黄巾势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荆州牧刘备,听闻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外出,刘备只得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已对诸葛亮的敬佩,以及请他出来帮助自己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自己一个人去,如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敢惊动他,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决定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功业。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请诸葛亮的事,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句子。
但是,又有人说,其实刘备并没有三顾茅庐,那时候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他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三国志》里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而诸葛亮要出将入相,刘备是最好的人选。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
第二点,刘备确实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可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而是一个老板。那么究竟是需要一群人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迫切?
第三点,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那时已经很有名了但他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刘备怎么可能坐在隆中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请出的诸葛亮?
另外,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是位于河南南阳的卧龙岗,还是位于湖北襄阳的隆中,也一直争论不休。加上古隆中和卧龙岗都有武侯祠、草庐、野云庵、三顾堂等景点,所以这场争论便更加白热化了。
而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刘备虽说是汉室之后,不过关系太疏远了,家道早已破落,他随母亲靠织草席、贩草鞋谋生。24岁时靠镇压黄巾起义当了小官,又因鞭打督邮挂印而去。苦干了几十年,在军阀混战中一时投靠这个一时投靠那个。他投靠曹操后,曹操对他一直有戒心,后来他参加反曹操的密谋失败,官渡之战中他袭击曹操的后方又失败,在曹操追逼中,走投无路时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刘表把他安置在南阳附近的新野,派人处处监视。刘备此时只有几千兵马,寄人篱下,受制于人,很不甘心,时时想自立门户。所以他求贤若渴,一而再,再而三地登诸葛亮之门,这正好反映了他的困境。试想,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的曹操会“三顾”吗?很有实力的孙权会“三顾”吗?不会。诸葛亮也明白这一点。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眼前刘备力量虽小,他也肯倾力相助。
古时,襄樊和隆中在汉水之南,属南郡;南阳和新野在汉水之北,属南阳郡。两郡一字之差,以汉水为界。很有可能,历史上有人把两郡弄混了,把隆中归到南阳郡去了,把隆中说成了诸葛亮也曾寓居过的地方。而当时刘表把刘备的兵马限制在新野,即汉水之北,刘备是不容易去汉水之南的隆中的。
诸葛亮当年究竟隐居于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湖北襄阳古隆中,从明代开始一直争论不休。直至清咸丰年间,南阳郡守顾氏因是湖北人,便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事才有所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