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至此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后来便没人再制造这种玉衣了。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古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希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寻找长生不老药、喝甘露、炼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这种求生的欲望,也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这就出现了特有的玉衣。玉衣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是如何制成的?是否真的可以使寒尸不腐?千百年来,这些谜团,一直令人们津津乐道。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样。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制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子由左、右裤筒组成。手部制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制成鞋状。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另外,颓下有玛瑙珠48颗,腰部有玉带钩。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为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
有人问,金缕玉衣只有中国才有吗?曾经有媒体报道过“埃及惊现1000具穿金缕玉衣黄金木乃伊”,但那些黄金木乃伊也就是在身上镀了一层金而已,并没有玉的成分,称不上真正的金缕玉衣。玉雕技艺是我国独有的,汉朝便是玉雕装饰盛行的时期。
又有人问,是谁设计了金缕玉衣呢?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考古至今,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还有人问,最有价值的金缕玉衣是哪件?我国目前出土了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出土金缕玉衣的墓葬却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做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