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一角
1972年和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对北京上空九百多公里的高空进行了拍摄。从高空拍摄的照片来看,最为清晰的是明朝修建的内城城墙的影像。它的位置在现今的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一带。尽管绝大多数的城墙、城楼已荡然无存、或被公路所取代,但由于旧城墙原址具有非常坚实的地基和卫星携有多波段扫描器,因而使照片上的影像十分清晰。
但引人注目的是,四面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却惟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北京这个世界闻名的古都面貌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我国的首都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澡水篇》记载,昔日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蓟,现在城内有个蓟丘,因丘名邑。西周时期的燕侯封于此,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也以蓟城为国都。根据《水经注》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材料,蓟城的旧址,约在今北京广安门以北和白云观以南一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蓟城为广阳郡的治所。
从秦汉到唐代,北京是北方的重镇,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址位置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辽代称北京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朝的陪都。金灭辽之后约三十年,公元1 153年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都到北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城从历史上的军事重镇走向全国政治中心的转折点。此后,元、明、清三朝均以北京为首都。金朝在辽的旧都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中都城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部,略呈正方形,城周围有十五余公里,四面各有城门三座,还在东北郊建了大宁官。
据考证,现存的北京旧城墙始建于元代,定形于明代。公元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城,烧毁了官城,郊外的大宁官则保存了下来。忽必烈至元1四年(公元1267年)以大宁宫为中心,用了四年时间,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城,名为大都。元大都的兴建,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非常壮观的一页。在全城设计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都原则。大都的宫城位于太液池(今北海、中海)东岸。宫城的中心恰好布置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在太液池西岸,分别建立了隆福宫、兴圣宫。在三组宫殿的周围加筑了一道城墙,即后来的皇城。整个皇城构成“前朝”o 皇城后面(今钟楼、鼓楼一带)是商业中心。积水潭是当时商人云集的地方,就是“后市”o元大都规模宏大、宫殿壮丽,人口繁多,商业发达,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它的建成为明清北京城奠定了基础。明时,成祖朱棣为迁都北京,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十八年(公元1420年)对元大都进行了改建。
最重要的变动是把全城的中心线向东移约一百五十米,新建的宫城紫禁城稍向南移。改建的北京城,城墙全部用砖砌,周围长二十公里。清代的北京城,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原状,大部分建筑活动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重建或改建,主要是增建了许多祭祀性建筑物和更改一些城门名称。清代北京城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是在造园方面,如城内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城外的二园(颐和园、圆明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又对旧北京城进行了扩建和改建,面貌焕然一新。 至于四角城墙为什么缺了一角,学术界众说纷纭。侍说,在明朝初年,燕王修建北京城时,命令手下的两个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不知何故眼前都出现了八臂哪吒的模样,于是两个人就都各自照着画了。姚广孝画到最后,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块,他也就随手画了下来。到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说:东城按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则照姚广孝画的图建。而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因而至今那里还缺着一角。当然,不少学者指出,这毕竟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信。 有的认为这和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o于是即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他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正式诏示天下,使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北京城四面城墙也未能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是整齐的直角,而西北角从德胜门至西直门一线却成了抹角。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五里处,至今遗迹还在。令人注目的是,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于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近年,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平行于城墙通过,他们称这条断裂为车公庄,即德胜门断裂。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像,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像。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羯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峙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符 合事实的。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带来人们许多快乐的遐想,让人更 加感到北京这个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
评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