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周公,指的是周代的爵位,得此爵位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中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公制礼作乐的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周公是成王的叔父,王位本来就是成王的,所以他不过是将王位还给了成王而已。《尚书·召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大概发生在周公退位,成王即位的仪式上。于是,史书上都这样评价周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道路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称颂的。但是,周公并没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他也不断向成王提出了告诫,其中最有名的是《尚书·无逸》。
《无逸》里,周公说:不要贪图安逸。《无逸》里还说,知道种地务农的辛劳,才懂得农民的隐情。父母辛勤务农,而他们的子女不知道种地的艰辛,就会贪图安逸,甚至侮辱自己的父母说:“老年人,什么也不懂。”这种不孝的话,在当时是绝不允许讲的。《康诰》中还提到,对不孝不友的人要处以刑罚。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应该知道下边的隐情疾苦,否则就会做出荒诞的事情来。
周公退政三年之后,在丰京养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葬在成周,示意要臣服于成王。”周公死后葬于文王墓地之后,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周成王继位时还是个蒙昧无知的孩童,因此国家大权都掌握在周公手中。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看周公大权在握,心中不服,就散布流言飞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
后来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旦奉命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终于平定叛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但是,周公东征回来后,关于他篡位的流言却越来越多,都说周公诛杀管叔、流放蔡叔是架空成王的一步棋子。
关于周公篡位的事情,各史书中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记载。一种是肯定周公的确有篡位之心。《尚书·大诰》中明确指出:“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根据后人的考证,发现《尚书·大诰》中的“王”称为“宁考”。所谓“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从辈分上来说,成王是文王的孙子,因此这里的“王”不会是周成王,那么能称王为“考”的显然也只能是周公了。由此看来,周公在当时确实是称王了。于是,有人说,不管周公是不是有篡位之心,但他的行动确实令人生疑。
也有人说,既然周公没有篡位之心,那么他为什么要称王呢?有人回应说,称王就一定意味着篡权吗?《尚书》中记载,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难以应付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辅佐成王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周公的肩上。周公曾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称王,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使我死后无颜见太王、王季、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由此可见,周公代理成王行使王权,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江山社稷,而非一己私利。因此说,虽然他是周王朝缔造者,也曾称王。但称王不一定就是篡位。那时成王年幼,如果周公不辅佐成王,就不会有周朝的辉煌。
周公是否篡位,史学界至今争论不休。但从书里到书外,却有不少权力膨胀后野心昭显的事实。一方面,权力是没有限度的。在一定的权力的临界值时,权力使入盲目,促使了野心的膨胀。另一方面,人都是有盲点和偏见的;在被赋予一定的权力时,往往认为自已是不可代替的。世界上的确没有真正的力量超越人性的极限。但是,这种情况,对于圣人来说,却可能是例外,周公究竟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依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