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神仙蜕骨”之谜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区的松溪县花桥乡外的深山陡崖上,有一个巨大的崖洞,当地人称“万棺洞洞内停放历代棺柩数百具,层层叠叠地架搁在一起,除下层的已腐朽外,上层棺柩均较完好。这些棺枢按年代越推越近,甚至有解放后存入的新柩。“万棺洞”位于海拔五百多米的狮子崖上,山势险峻。崖巅有一天然大裂隙,俗称‘狮子口”,洞外张内收,宽三百余米,深一百多米,高八十米。崖坡朝阳,既遮雨蔽日,又干燥通风,使棺柩能经久不坏.洞外荆棘丛生,人迹难进。
悬棺葬作为一种特殊的埋葬习俗,据文献记载,其时间最早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民族大都属于“百越”的范畴。越族分布很广,古代南方的民族泛称越,以其部族众多,又名“百越”,地域包括东南和中西南地区。“百越之族”的葬制,多利用高崖绝壑、人迹少到的岩隙以藏尸,使之免于野兽侵袭和人为的损害。据考古发现,这种崖洞墓葬制,沿武夷山系,五岭以及川滇一带等十三个省区都有遗迹可寻。但是自秦汉相继统一了东南沿海之后,地方政权被消灭了,闽越文化逐渐融合于汉文化,传统的葬法逐渐为后来的土坑葬制所取代。由于这种葬法的异常古老,曾经引起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的重视,一直都在研究和探寻。
松溪县地届武夷山脉,与浙江毗连,是当时闽越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闽越族的史迹本不为奇,然此种葬习何以能绵延至今?史书上说:汉武帝时灭闽越,陡其民于江淮间,然其被迁者主要为权贵.并非全部的族众。正如《宋书·地理志》所说:“彼逃亡山谷者颇众”。闽北一带为越族活动之重地。花桥乡“万棺洞”悬崖葬俗,是否就是当年逃亡山谷者的越民世代相承下来的遗习?当地人风传,新枢内的死者皆为四十岁以下夭亡之人,恐其鬼魅祸乱村寨,因此送在亡灵集中之处的崖洞,便于阴冥中鬼雄管理。不过,此种解释似乎系后人牵强附会。
武夷山的诸峰形成于地质年代的白垩纪到第三纪。山体是由陆相沉积而形成的沉积岩构成的。山体是东面高而逐渐地向西北方缓慢地向下倾斜,因此武夷山的东面多是峭壁悬崖,绝峰深谷,据说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岩。在这些峭壁上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洞穴。
关于武夷山名称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即在商代时有一位大夫名叫彭祖,也称为老彭。他善于养生而长寿,隐居在山中,生了两个孩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合称为武夷。武夷山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到汉代时,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汉武帝刘彻信奉长生仙术,非常喜好祭祀天下的名山,并且也到过武夷山祭祀,还册封了“武夷君”。所以武夷山又被称为“汉祀山”。
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顾野王的南朝时期人,他曾在现在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东麓一带作过官,并在作官的期间多次游历了武夷山。他对于武夷山中崖葬那神秘而壮观的景象是这样描述的:“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当地行崖葬习俗的土著民族的消失,再加上有关武夷山的神仙传说,使得后代的人们在见到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时,除了抒发怀古的感叹之外,同时还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不懈的探索。而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南朝还有一位名叫肖子开的人,他在游历武夷山和属于武夷山脉的栏杆山时,对崖葬的遗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观察。并且他在《建安记》中详细地描述了他的亲眼所见,以及关于这些遗迹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武夷山高高耸立数百上千米,其山间的岩石都是紫、红二色的,宛如朝霞一样。又有山云雾霭缭绕在拔地而起的数百米石壁悬崖之间,景色壮观不已。在这些石壁悬崖上有洞穴,可以望见里面有木碓、有去谷壳的木磨,还有簸箕、箩筐等等,总之居家的各种用具应有尽有。顾野王将这些称之为“地仙之宅”,并且说在半崖上有数千具悬棺。相传过去有神人武夷君在此山居住过,所以称为武夷山。在武夷山南面的栏杆山,其半崖上有一个很大的石室,可以容纳六十人,崖上还有木栏杆和半空中的飞阁栈道。远远望去,石室中隐约可见有床帐、凭几、案台等家具放置其间。此外,山崖石岩之间还有悬棺仙葬可见,与武夷山的相似。
这位名叫肖子开的古人查阅了古书的记载之后,得知前人认为这些就是仙人居住和仙人葬骨的地方。再在民间到处走访,他又听到了有关神仙武夷君的传说。从这些上述的记载来看,他本人也相信这些遗迹便是仙人曾经居住和葬骨的地方。
关于武夷山区这些奇异而神秘的崖葬遗迹,在其后的千年以来也不断地吸引着无数的学者、文人和探险猎奇者,并在历代的书籍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宋代时,人们对这些千古遗迹的认识和看法与前人已有所不同。在宋代的地理书籍《舆地纪胜》中记载有一首李左史的关于武夷山仙迹的诗句:玉棺插偏两岩傍,有罅开如小洞房。练就阳魂归紫府,空余灵骨此中藏。这首诗的大意是:有玉棺插在山崖的缝隙中,而这缝隙张开就宛如小洞房一般。仙人修炼成功已魂归紫府,而洞内仅仅是空藏是骨而已。
宋代人还有关于这种“仙蜕”和“仙骸”、“仙骨”的记载,例如在《舆地纪胜》中就记载在武夷山中有“仙人石”,可以从山脚下一直攀援到山顶,在顶上有一座石室,石室中有仙骸数函。宋代人祝穆的《武夷山记》中也记载说:在武夷山的东南隅有座天柱峰,山峰的石壁上有石室,名叫“升真洞”,洞中藏有神仙的蜕骨,已不能计算到底是几位神仙的蜕骨了。在洞的前面有用黄心的木料作成的木栈桥。又有四条木船,两两相复,也是盛装仙蜕的。这些木船一半放在洞内,一半枕在栈桥上,既不坠落也不毁坏。
从这些记载看,宋代的人们认为这些遗迹都是仙人藏其仙骨的地方。仙人们曾在这些石室中修炼,成仙之后便升仙去了仙境紫府,而留下的仅是升仙时蜕去的骨骸。这种留下骨骸自己升仙而去的作法,是古代人认为修炼升仙的方法之一,在道家的仙术被祢为“仙蜕”。
此外,对于这些千古遗迹,宋代人还有一种看法。例如在《舆地纪胜》中说在武夷山中有仙机岩,岩上有石室,石室内有被称为“仙机”的机抒。机杼就是织布机。看来,当时的人们还认为这些石室有的是仙人织布的地方,所以石室中残留有仙人曾经使用过的织布机。
宋代的人们不仅在下面遥望这些千古遗迹,而且还要攀援峭壁,到这些神秘的洞内亲眼观察。例如宋代人祝穆就详细地描述过他的考察结果。他说升真洞在武夷山大王洞的东隅,这是一处石壁之上的幽深险峻的石室。石室中放置的五个表面装饰有雷纹的陶缸,其中有一个放置在石窖之中,取不出来,因为窖口狭小而将瓷缸束缚在里面。另外四个缸并排陈放在较宽大的窖中。洞室之前的悬崖边上,还有精心用黄心木纵横相交而做成的栈桥,被称为“虹桥”,这是为了让神仙往来所特意修建的。这个洞室之上又有一处洞穴,横插有双木作为虹桥,桥长约三丈。在距桥的西壁只有十几步的范围之内,还有一道裂缝,裂缝的长宽都只有一尺多,里面放有香炉、药缸之类的物品。可望而不可及。洞室的下面,有一条缝隙,一个鼎存放在内面,相传为仙人炼丹的地方。祝穆数次观察后深信:石室中放置的五个陶缸,都足盛“仙蜕”的用具。
与众不同的是,宋代的大学者朱熹在写《武夷山图序》的时候,用历史文化的观点,力排众议,对武夷山中的这些千古传说和神秘遗迹进行了一番学者式的考证研究。他先引用了《史记·封禅书》中关于“武夷君用乾鱼”的记载,然后他论述了自己的看法。朱熹研究的结果是:武夷君这一名称,从汉代开始见于记载,人们虽然用于鱼祭祀他,但却不知道他究竟是一位什么神。在宋代时的建安府崇安之南二十多里处有山,名叫武夷山,相传那里就是神仙武夷君居住的地方。武夷山中的峰峦岩壑秀拔而奇伟,又有清溪曲折九回地从山间潺潺流出。在山中的悬崖绝壁、人迹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往往有干枯之木插在石缝之间,用以安放舟船和棺柩之类的东西。棺柩中存放有遗骨,棺枢外放置有陶器,都还没有遭到损害。朱熹认为那些就是上古道路未通.河流堵塞未决的时候,夷人群落所居住的地方。而汉代人所祭祀的武夷君只是他们的君长。因为这种避世之士为众人所敬服,所以世代相传,逐渐地演变,而最后成为神仙了。
到了清代,关于这些千古遗迹的神话传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倒如在《武夷山志》卷中就有关于这种传说的记载:武夷山中有许多虹桥板,例如在大王峰的升真洞外面,就有许多纵横的木板插在悬崖边上。相传武夷君当年在幔亭设宴的时候,曾经架设虹桥来接引当地的乡民百姓前来赴宴。但当到了宴席结束后乡民百姓将要下山去的时候,桥却断了。这些虹桥的木板四处飞溅,插在了各个山峰的石罅中,一直到今天在大藏峰、小藏峰、鼓子峰、金鸡洞等处都还有。
在历代的所有记载中,也以清代人董天工所著的《武夷山志》对武夷山中千古遗迹的记载最多,至少有二十条以上,并且描述也最为详尽。例如,在《武夷山志》卷9中记载:在武夷山大藏峰的半崖间,有金鸡洞等几个洞,可以清楚地看见在洞中的沟壑上面架有虹桥。在旁边还有一个竖立的裂罅,里面放有纵横的木板数块。这些东西都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在金鸡洞的洞口有许多虹板乱堆放着,有一条船在洞外竖立倒悬,船头伸进洞内,但是船居然没有掉进洞内。船上竖一竹竿,就像悬绳垂吊一样。当地的人将它称为钓鱼竿。据说在船内还有蜕骨。
据专家的考证,过去的地方志书中记载武夷山有仙船七具,其中有四具在升真洞,一具在兜鍪峰,两具在小藏峰。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例如,有人说在兜鍪峰有两具,此外还有六具,其中在金鸡洞有一具,在鸡窠岩有中三具,在真武洞有一具,在小藏峰北壁穴中有一具。实际上在小藏峰东壁所见的架壑船过去有四具,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的夏天坠落了一具,里面藏有的陶瓷器摔下去后全部都碎了。有好事的人争着收藏船板,这种木板闻起来有微香。在清代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秋天,又坠落了一具。现在小藏峰所存的还有三具。道土程应元曾在金鸡洞内看见有一条贮香船,就是现在在洞口所悬的,实际上这也是两具。又相传在白云洞还有一具;这样一共有十六具,不知道是否还有没被统计到的。在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有乡民用削了的竹签插在仙船岩的崖壁上,慢慢地攀缘而上,曾看见在船中贮藏有一个铜盆。
上述的这些传说和记载大体上与前人的说法都是相同的。此外,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对于这些神秘的千古遗迹遗物还赋予了新的功能,认为它可以给乡人百姓们带来许多实际的好处。例如,当时的人们认为通过对这些“仙蜕之骨”进行祈祷,可以让上天下雨。在《武夷山志》卷6中就有关于这一类说法的记载:
真升洞,又叫做仙蜕岩,在大王峰的东壁,洞内有数丈宽,并且放置有五个里面都装有仙人蜕骨的瓷缸。洞内又有四条木船俯仰相扣,也是盛装仙人蜕骨用的。船都是用园木刳成的,一半放在洞内,一半枕在洞口边。在洞内还有骨函二十多个,其中有数个是空的。根据当地的乡民百姓说,当天早时祷雨的人便取下仙人蜕骨装在新函内,当祷雨完毕后又将仙人蜕骨送回原处并仍放入旧函内。
明清时代的人们还认为那些插在崖缝中和洞外的“虹桥板”既可以治胃痛,又可以防火灾,还可以祛邪保平安和延年益寿。例如在《武夷山志》卷19中就有关于这种说法的记载:武吏山中有许多虹桥板,例如在大王峰、大藏峰、小藏峰、鼓子峰、金鸡洞等处都有。虽然经历了长年的风雨飘摇,这些木板仍然没有腐烂,人们也无法将它们取下来。其木色深黝而发亮,类似于沉香木,纹理特别的坚硬,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分辨出这木板是哪种树木了。当地乡民百姓非常珍惜它,并且都相传这种木能治胃病,能避火灾,还能祛邪除祟。
清代人董天工在《武夷山志》中不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仙骨来降雨作了一些具体的描述,同时他还对这些仙骨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他认为,武夷山上的许多山蜂中虽然都存遗骨,但是凭什么说这些一定就是仙人的遗骸呢?在小藏峰和金鸡洞中既然都有十三具函。那么又凭什么就说只有小藏峰内所藏的是十三仙的蜕骨呢?魏王子骞既然已经更衣上升天上,成仙而去,又怎么会有头颅传世呢?谢在杭就曾经说过:神仙暂时游历万里,少别十年,抛弃世间的一切事物就像抛弃旧鞋一样,可是为什么偏要爱护自己的委蜕之身,而不让其朽腐,那么这些神仙的见解不是反而不如蛇、蝉之类的禽兽那样超然洒脱而无牵无挂了吗?
看来这位清代人董天工确实是具有一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就能够不为历来的传统看法所束缚,大胆地独立思考;并坦述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即使在当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武夷山中的数千悬棺,如果葬的不是神仙,葬的会是谁?这是哪个部落或民族留下来的?是怎么葬进去的?谁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