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名从何而来

“香港”之名从何而来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和记载,至少有10种之多,若要说出哪个最准确,还真不容易。 这首先要从香港之别名“香江”说起。 

    据说早年在香港岛东南部的石排湾,有一条岛上最大的溪涧,流注人海,岛上居民和过往船只常在此汲水,因其水质清甜甘香,闻名遐迩,故有“香江”之美称。由是,香江流注人海的港口也就成为“香港”了。 

   有的学者还考证认为:古时新安八景中之“鳌洋甘瀑”即为此处,称鳌洋当是独鳌洋,位于现在香港海面。《新安县志》,卷之十八云:“鳌洋甘瀑在七都大洋中,有石高十丈,四面咸潮,中有甘泉飞瀑,若自天而下o"但有些学者则不同意此说,认为今香港地区之万宜水库所在才是“鳌洋甘瀑”旧址。

    更有人指出,“鳌洋甘瀑”既不在港岛,也与香港得名无关。孰是孰非,仍有待考证。不过,至今人们仍乐于称香港为香江,如“香江八景”、“香江夜话”之类,正如人们喜欢将广州称之为“羊城”、成都之为“蓉城”一样,似乎更添诗情画意。 另有一说却是与海盗有关。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香姑的女海盗,武艺高强,貌美如花,占据本岛,落草为生。因此,该岛便名为香姑岛,简称为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不过,此说似不足信。

    且不说人们是否乐于接受海盗为地名,仅是香港地区有籍可查之海盗历史,“香姑”这股海盗,既非最早,也非最大,影响也甚一般。早在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今属香港地区的大屿山一带,便有盐民“不堪盐法苛扰,人海起事”。

     北后,历代均有“海盗”活动。仅以(新安县志)所载明代著名盗魁,嘉靖年间就有许折桂、温宗善、何亚八;隆庆年间有曾一本;崇祯年间则有李魁奇、刘香等。而清代海盗活动更为甚之,其中尤以嘉庆年间的张保仔为著,成为南海一带屈指可数的盗魁,其规模与影响远比香姑为大。 然香姑的传说却亦非全属无稽之谈,这大概是从刘香的故事演变而来的。

    据《新安县志》等史籍所载,明末崇祯六年至八年(1633-1635年),有一股势力颇大的海盗以香港岛一带为基地,贼船竟有两百余艘之多,四处劫掠,并曾先后攻人南头、新会、江门等地,,其盗魁就是刘香。后经数年围剿,才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所镇压。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神奇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红香炉从海上漂流到海边天后庙前,当地居民以为这是天后显圣,便把它供在庙里,因而把这个地方称为“红香炉港”;简称“香港”,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不过,每年的天后诞辰日,至今仍是香港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对于渔民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认为天后是渔民的守护神,因此,天后庙前常年.香火不绝,尤以大庙湾佛堂门的一间为著。

    目前,全港的天后庙不下二十四间,据说信众多达二十五万,影响可谓不小。另据史籍记载,在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就曾派兵在这一带驻守,设立“红香炉汛’’,这倒是事实。 不过,“香港”一名的由来,目前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莞香”说。 “莞香”就是广东省东莞县所产的一种香料(自唐肃宗至德二年至明神宗万历元年,香港地区隶属于广州东莞县)。从植物学的分类而言,此“香”屑瑞香科植物,即所谓“土沉香”o古称蜜香树,常绿乔木,产于我国南部,历史上广东之东莞、香山、德庆、海南岛等地均有分布。

   另种“沉香”,也称“伽南香”、“奇南香”,产于印度、泰国、越南以及我国台湾等地。中医学上用含有棕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经干燥后加工而成,用途颇广,古时又以其作为制作其他多种香制品的重要原料,且是岁时供神、上贡的佳品。 至于香港地区的种香制香业始于何年,目前很难定论。不过,据有人估计,大致在唐、宋时期,好像就已经有了。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虽未言及东莞,但对其时广东南路已多植香木则已有记述。至明清之际,东莞之香业?‘更是盛极一时,量多质优,远销江浙,饮誉全国,故有“莞香”之称,许多人因为经营制香业而发迹。 

    据有的史家研究,当年的莞香贸易,已颇具规模,其产品多数先运至九龙尖涉嘴,用船渡海而集中于港岛东南部的石排湾,然后换载大眼鸡船运往广州,再度岭而北,远销江浙一带。因此,尖沙嘴古时也称“香涉头”,而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港口附近的村庄也就称为“香港村”了,只是清初以后,历经战乱、迁界,老树被毁,新苗不继,一度颇负盛名的东莞种香制香业才渐渐地成了历史的陈迹。至于以“香港”一名来称呼全岛的,那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现在,广义上的“香港”,更是指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