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字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后被封为安乐公。

    一般人们都认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有一个典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乐不思蜀。人们常把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为“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汉的旧臣们油然涌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他的旧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您的旧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儿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

    也有人说,刘禅其实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

    后来刘禅年纪渐长,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让刘禅顺利“转正”,彻底摆脱“见习”皇帝的命运。可是,诸葛亮仍紧握大权。诸葛亮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刘禅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治国经验。这让人不禁要问,刘禅现在是没有经验,你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哪儿来的经验,这样他不是永远没经验吗?

    诸葛亮带兵出外征战,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特派心腹董允为侍郎,“监管”刘禅。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说话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对于这些,刘禅一让再让,不想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

    刘禅不仅有容人之量,而且头脑清楚,知人善用,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绝对不是弱智。刘禅专用诸葛亮来治国,就是他聪明的地方,虽然诸葛亮有穷兵黩武的问题,但是他治理蜀国的措施确实给蜀国带来了发展。所以即便在孔明死后,刘禅仍然继续沿用他的措施,甚至重用他所选拔的人。

    诸葛亮急于北伐,但刘禅此时的头脑非常清楚,他了解魏蜀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又不好直接反对,只能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执意北伐,没有听从刘禅的劝告,但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行动。

    亡国之后,亡国之君刘禅的自家生命,以及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西方的某个著名文学家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黠和机智。魏、蜀、吴三个集团中,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41年来,刘禅能知人善任,使蜀国稳步发展,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这些?

    由于刘禅对军队没有可靠的控制权,不敢对主张北伐的军方将领太过压迫,导致施政方针混乱。最后蜀汉于公元263年亡国。蜀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句,也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阿斗虽然被后世评为碌碌无为的君主,而且还扶不起,但却生活得很幸福,比历代亡国皇帝的结局都要好得多。